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4月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创新发展的茶业富民模式


  青城茶叶公司依托中兴镇上元村5500亩茶园基地,已建成“青城中国道茶生态观光园”。
  贡品堂茶业公司依托向峨乡万亩茶叶基地,建起了茶溪谷茶叶采摘体验休闲接待中心。

  深受茶农欢迎的青城茶叶“种植专合社”

  青城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以来,以服务成员、谋求共同利益为宗旨,带领合作社成员发展优势特色茶叶产业,形成全新的发展模式。

  合作社的发展规模。都江堰青城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2011年12月获得工商注册。注册资本金500万元,实际参加和带动茶农328户。合作社吸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四川都江堰青城茶叶有限公司为单位成员,并依托“青城中国道茶生态观光园”为核心种植基地。合作社基地园区位于都江堰市中兴镇上元村,园区规划面积5500亩,地处“山显水藏、茶茂景孤、文涵神隐”的青城山和王婆岩峡谷大环境中,自然资源得天独厚,自古就是我国的名茶种植区。

  合作社的经营模式。都江堰青城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运用“合作社+基地+公司+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从事茶叶种植,并依托成员青城茶叶公司从事精深加工、销售和茶文化发展等业务。合作社坚持“生态发展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思路,走一、三产业互动升级的城乡统筹发展之路,引领当地茶农从事茶叶种植、采摘及生产加工工作,使其拿工资,赚分红,有效地解决了当地农民生产和生活保障问题,带动都江堰种茶区2300余户,6500多农民依托合作社走上致富奔小康的发家之路。实现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改善。

  合作社的经营管理。都江堰青城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自成立以来,重视制度建设,目前已有完善的章程和健全的决策议事、岗位管理、生产服务、财务会计和盈余分配等各项管理制度。合作社的职责、权利和义务明确,规范了合作社的利益分配机制,成员管理民主,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三会”制度,运行正常,受到成员好评。青城茶叶种植合作社服务带动能力较强。合作社为成员提供统一对外服务、统一种苗、统一投入品供应使用、统一生产技术、统一疫病防控、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技术指导和统一销售等服务。2012年为自愿种茶的成员或非成员提供了优质种苗3万多株,并指导进行科学栽培。合作社按农业科技推广示范标准化要求建立了示范园区种植基地,产品依托青城茶叶品牌包装上市。合作社现有会员中90%以上的社员是农民。合作社在2012年实现销售总收入3000多万元,合作社成员人均收入高于当地平均收入20%以上。

  合作社的产品质量。合作社按标准化要求建立了农业生产技术规范,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产品委托其成员青城茶叶有限公司加工,产品质量安全可靠、产品统一包装并采用“青城”的统一品牌,有网络终端与互联网连接,产品获得并通过了国家有机产品、基地的转换认证,荣获2012四川茶博会金奖和成都市农业领域十大影响力品牌。合作社的建立,力推都江堰市茶叶产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有效地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实惠了百姓,为弘扬青城茶文化,打造青城茶品牌作出了贡献。

  合作社的技术培训。合作社按照带动地方产业发展的宗旨,全面负责所有茶农在茶叶种植、加工销售中的系列问题,对种茶农民做到了产前、产中、产后的各项服务,为他们提供农资、农药、农机作业、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市场信息、产品营销、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服务,全年共举办各种培训班4次,解除了茶农的困难,大大提高了他们种植的积极性。合作社在中兴镇和青城山镇新发展会员20多个,带动他们种植茶叶,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独具创新特色的茶农“田间股份制”

  都江堰贡品堂茶业有限公司在都江堰向峨乡万亩茶叶基地建设过程中,创新采用茶农“田间股份制”。通过合作社以股份制的方式连接公司和农户,对农户实现多次返利,成为推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推动地方经济增长的新模式。

  股份制基地,农民小投入获大股份。贡品堂茶业公司为减轻农户负担,减少农户现金投入,对经济较为困难的农户,公司以茶苗支持,以优质无性系良种茶苗入股,农民则以土地和劳务入股,从而组建成规模化的股份制茶叶生产基地。

  间种经济作物,保证农民收入。在茶叶种植没有产出的前三年,组织农户套种黄豆、蔬菜、玉米等作物,秸秆铺在茶树行间保水保湿。所种作物收入归农民自己所有,保障农民在茶叶未产出之前的一般性收入。

  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带动山区农民增收。基地项目选择在山区,旨在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土地资源,充分安置剩余劳动力,保证茶农1年中8个月有鲜叶收入,农民不再是简单的生产者,有了产业股东和产业工人的双重身份。    

  公司赠股份,鼓励村社组织农户参与。公司在基地建设第一年对茶叶合作社和愿意加入股份制基地的所在村、社各赠送2%、2%、4%股份,大大提高村社组织农户参与的积极性。

  鲜叶达标准,农民得利又获股。茶叶种植第四年即进入采摘期,公司通过合作社组织鲜叶收购。公司邀请农户代表、茶叶专家与技术单位共同制订当年的鲜叶收购相关的采摘技术、交售基数和鲜茶价格。达到基数标准的农户当年即可享受5%的返利,公司还将赠送6%的股份。这种利益机制增强茶农的责任心和管理积极性。

  培育科技示范户,培养现代新农民。每100亩基地培养1名农村青年,发展成农民熟识、技术熟悉的公司兼职技术人员,并配套部分资金,鼓励他们开展技术试验。

  农户互助组,竞争又互助。按5户组建一个相对集中的互助组,互助组内部与互助组间形成相互激励和监督的机制,有效避免个别农户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与不符合标准的肥料,损害互助组成员的利益,保证了茶叶管理、技术措施的落实和茶叶产品的质量安全。

  基地鲜叶盛产,农民收入递增。茶叶产出第一年,农民鲜叶收入中除去采摘费用;肥料、农药费用;日常管理等开支,所剩余部分作再分配。公司、农户与村社间按照股份比例进行鲜叶利润分红,逐年增加。5年后,公司不再参与分红,茶农拥有100%股份。

  公司再让利,股份分红全为农户办实事。公司5年中获得的股份分红,按照4:3:3的比例用于以下项目建设: 40%建立风险基金,降低农户种植茶叶基地的风险,能够旱涝保收;30%奖励在茶叶鲜叶数量、质量超过收购基数,基地管理高标准,新技术实施较好的农户;30%补充农户进行技术培训,组织农户参观、考察所需费用。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