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5月1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资讯


 

 4月CPI同比涨2.4%年内通胀压力减小

  本报讯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4%。专家分析指出,4月CPI回升主要是因为鲜菜价格上涨推动,随着天气转暖,食品价格回落,CPI上涨压力不会很大。

  值得注意的是,CPI由3月份的环比下降转为4月份的环比上涨,同比涨幅比3月份扩大了0.3个百分点。其中,4月份鲜菜价格环比上涨11.2%,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36个百分点,影响程度大于0.2%的CPI环比总涨幅。

  4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2.6%,较3月份1.9%的降幅扩大0.7个百分点,创下2012年11月来新低。截至4月,PPI已经连续14个月负增长。有专家担忧,工业品通缩将取代消费品通胀成为当前市场更担忧的事。在物价仍属温和可控的情况下,如何激活实体经济的活力,恐怕将成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

(钟欣)


香港成国际零售商进驻亚太首选

  本报讯 美国知名咨询公司世邦魏理仕近日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香港成为2012年国际各大零售品牌进驻亚太市场的首选据点。仅去年一年,就有51个新零售品牌进驻香港,比第二位的新加坡高出一倍。

  该研究报告涵盖了300个于2012年在亚太地区新开店铺的零售厂商,除去香港外,排在第二、三位的新加坡和东京分别有27个和24个新厂家落户。

  报告分析认为,香港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商业环境成为绝佳的零售市场。国际商家既可以利用香港本地已经完善的市场加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同时也为各大厂商进一步开拓中国内地市场打下基础。

(刑京)


中国消费者网购频率领先全球

  本报讯 普华永道近日发布一份调查报告称,中国消费者的网购频率领先于全球平均水平,在中国,58%的受访者每周至少网购一次,而全球这一比例的平均数为29%。

  这份名为《揭秘网购者:多渠道零售的10个迷思》的报告称,中国消费者比其他国家的消费者更快接受互联网作为零售渠道,有24%的中国网购受访者表示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会更频繁地使用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上网购物,这一比例较全球平均水平(11%)高出一倍以上。

  报告还称,与世界其他地方的消费者相比,中国消费者更加积极地使用社交媒体,57%的受访者在社交媒体上关注喜爱的品牌或零售商的最新消息,在全球受访者中,这一比例为38%。此外,更多的中国网购者使用社交媒体与品牌互动,提出对企业及产品的评价,以及寻找新品牌。

  普华永道中国及亚太区零售及消费品行业主管合伙人余叶嘉莉表示,尽管网购日益普及,中国消费者依然享受传统的购物体验。有83%的中国受访者喜欢每月至少一次亲临实体店购物,全球的比例亦为76%。能够亲眼看到、触摸和尝试产品仍然是中国受访者亲临实体店购物的主因。

(辛华)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