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李编辑你好,谢谢你上期采用了我的文章……”
“不用谢,欢迎多向我们投稿……”
这就是我,一名编辑记者。
说起这个职业的选择,其实也有些意外。作为一个学法律专业的年轻人,曾经多少次梦想自己可以成为一名律师,在威严公正的法庭上为当事人辩护,做一名正义的使者。
然而大学毕业后,我没有从事与法律相关的行业,却成为了一名“三农”记者,服务于农村金融事业,为农业发展、农民致富鼓与呼。怀揣着律师梦的我,把满腔激情挥洒到了“三农”事业上。
本以为,储备多年的法律知识再无用武之地,曾经放在案头枕边的法律书籍也被我束之高阁。不曾想,一个全新栏目——《李律师说法》的设立,让我这名学法律专业的记者可以大显身手,编辑部领导指定我来负责这个栏目的撰稿工作。
就这样,我的幸福“小时代”来临了!
给栏目准确定位是我首先要做的事情。法律规范着人们的日常行为,同样也规范着农村金融事业的发展。为农村金融机构普及法律常识,在日常工作中规避因法律问题而引起的不必要的损失,这是编辑部开设法律栏目的初衷。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对于每一期案例的选取,我都会结合时下一些农村金融机构发生的真实事例进行编写。虽然栏目见报时只有短短几百字,但我花费的时间精力却并不少。为了对每个案件做出准确的案情分析,我和编辑部领导,以及律师朋友都会反复探讨、研究、修改。
我们经常会因为各自所执的观点不同而争论,哪怕是一个小小的专业术语,我都会和律师朋友多次斟酌修改,因为法理推理要求逻辑思维缜密严谨,字里行间都要注重细节与专业性。同时编辑部领导又对栏目的可读性、生动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需要用最言简意赅、易于理解的语言表达清楚最核心的案情焦点,要让每一个法律故事都能情景再现般地出现在读者的脑海中。
为了把新栏目办好,我又重新找出法律书籍,继续钻研法律知识,很多业余时间都要在研究法律条款中度过,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和忙碌。
这份忙碌,于我而言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如果说,曾经还在为不能成为一名律师而遗憾,那么今天,我早已把这份遗憾转化为动力,我为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服务“三农”事业感到幸福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