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8月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记者博客:幸福“小时代”

□ 李 阳

这份忙碌,于我而言是一种莫大的幸福,我早已把这份遗憾转化为动力,我为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服务“三农”事业感到幸福和自豪。

 

  “喂,李编辑你好,谢谢你上期采用了我的文章……”

  “不用谢,欢迎多向我们投稿……”

  这就是我,一名编辑记者。

  说起这个职业的选择,其实也有些意外。作为一个学法律专业的年轻人,曾经多少次梦想自己可以成为一名律师,在威严公正的法庭上为当事人辩护,做一名正义的使者。

  然而大学毕业后,我没有从事与法律相关的行业,却成为了一名“三农”记者,服务于农村金融事业,为农业发展、农民致富鼓与呼。怀揣着律师梦的我,把满腔激情挥洒到了“三农”事业上。

  本以为,储备多年的法律知识再无用武之地,曾经放在案头枕边的法律书籍也被我束之高阁。不曾想,一个全新栏目——《李律师说法》的设立,让我这名学法律专业的记者可以大显身手,编辑部领导指定我来负责这个栏目的撰稿工作。

  就这样,我的幸福“小时代”来临了!

  给栏目准确定位是我首先要做的事情。法律规范着人们的日常行为,同样也规范着农村金融事业的发展。为农村金融机构普及法律常识,在日常工作中规避因法律问题而引起的不必要的损失,这是编辑部开设法律栏目的初衷。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对于每一期案例的选取,我都会结合时下一些农村金融机构发生的真实事例进行编写。虽然栏目见报时只有短短几百字,但我花费的时间精力却并不少。为了对每个案件做出准确的案情分析,我和编辑部领导,以及律师朋友都会反复探讨、研究、修改。

  我们经常会因为各自所执的观点不同而争论,哪怕是一个小小的专业术语,我都会和律师朋友多次斟酌修改,因为法理推理要求逻辑思维缜密严谨,字里行间都要注重细节与专业性。同时编辑部领导又对栏目的可读性、生动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需要用最言简意赅、易于理解的语言表达清楚最核心的案情焦点,要让每一个法律故事都能情景再现般地出现在读者的脑海中。

  为了把新栏目办好,我又重新找出法律书籍,继续钻研法律知识,很多业余时间都要在研究法律条款中度过,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和忙碌。

  这份忙碌,于我而言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如果说,曾经还在为不能成为一名律师而遗憾,那么今天,我早已把这份遗憾转化为动力,我为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服务“三农”事业感到幸福和自豪。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