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9月1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江苏金坛:小青虾演绎“纳米传奇”


 

    直溪镇是江苏省金坛市水产养殖重点镇之一,全镇水产养殖面积达3.5万亩,其中青虾主养面积近万亩,是全市五大渔业经济板块之一。近年来,在金坛市供销合作社引领下,金坛直溪镇成立了青虾专业合作社,并探索蟹池套养青虾并推广纳米微孔增氧技术,青虾产量与品质不断提升,纷纷“跳”向上海、南京、无锡等大中城市市民餐桌。

    为实现科技养殖,金坛市供销合作部门和农林探索“纳米技术”,即“微孔增氧技术”,并成为金坛渔业科技入户主推技术之一。“近年来,我们对蟹塘增氧设施不断改良,由最初的水车和叶轮增氧到PVC管道增氧再到微孔管道增氧,增氧方式逐步变表面增氧、点式增氧、动态增氧为底层增氧、全池增氧、静态增氧。”金坛市水产技术指导站站长王桂民说,“点式微孔管道增氧是在微孔管道增氧基础上进行改良形成的一种增氧方式,即在池塘中间建一根总管道,在总管道上向两边交错排列铺设管径为1.6cm的PVC供气支管,在供气支管上每隔2m接一根10cm的纳米曝气头。”王桂民说,点式微孔管道增氧技术不仅保留了微孔管道增氧噪音小、功率低、产量高、节能环保等优点,而且每亩成本由800元降为400元,充氧更均匀。采用纳米管点式安装方式,增氧面积增大,耗能减小且成本低。

    青虾养殖户王国军是纳米微孔增氧的直接受益者。他说:“我家18亩水塘安装了纳米微孔管道增氧设施后,不仅提高了青虾产量和规格,而且对培育青虾苗种起了较大的增产作用,同时充分发挥了养殖水体生产潜力。”

    青虾养殖户王国强深有同感:“现在每亩净收入达5000多元。使用纳米管技术后成活率提高了,产量也翻了一番,经济效益自然也提高了。”

    如今,虾农们争相使用纳米技术。直溪镇青虾养殖基地,到处看到的是铺设在池塘底部的微孔增氧管道,含氧的空气正通过管道壁上的微孔向水中散气,补充水体氧气,老百姓从科技养殖中尝到了甜头。

    近年来,直溪镇以渔业协会和小青虾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广泛向水产养殖户推广“纳米微孔管道增氧”、“蟹虾混养”等养殖新技术,坚持统一供种、统一用药、统一销售,全过程跟踪服务,确保示范点养殖户成功。在汀湘圩和建昌圩优质青虾健康养殖示范基地的养殖户中,党员科技示范户就有20多人,他们有效推动了全镇青虾健康养殖水平和规模的提升和发展,各项指标均达到无公害水产品标准。

(蒋建君 周苏蔚)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