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我国一直是世界蜂蜜出口第一大国,每年蜂蜜出口量基本保持在10万吨左右,占世界蜂蜜贸易总量的1/4。中国是世界蜂蜜出口大国,但在走向蜂蜜出口强国路上,国产蜂蜜屡屡受到价格制约,利润微薄。
现状:低价出 高价进
目前,我国蜂群数量、蜂蜜产量、养蜂从业人员和蜂蜜出口四个指标均居世界前列,蜂蜜年产量从1958年的1.23万吨发展到2012年的44.8万吨,占世界蜂蜜总量的1/4,2012年出口量达到11万吨,全球1/5左右的蜂蜜来源于中国。
显然,我国在蜂蜜产量上占有绝对优势,但我国的蜂蜜出口以蜂蜜原料为主,一些企业用低价竞销的方式进军国际市场,在对外贸易中利润微薄,中国蜂蜜也被冠以“全球最廉价”之头衔。根据中国蜂蜜出口月度统计报告显示,2013年4月我国蜂蜜出口8658吨,出口金额约1676万美元,平均单价1936美元/吨,即每斤不足1美金,而同为蜂蜜原料出口国的阿根廷,出口价可达3000美元/吨,我国蜂蜜出口价甚至不足其2/3。
与低价出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进口蜂蜜价位的高涨。最近几年,我国进口蜂蜜量不断增加,2012年达到3300多吨,较2011年增长36.6%,与进口量一同增长的还有价格。记者在某著名电商网站上看到,一瓶500克新西兰原产蜂蜜价格在99元到上千元不等,其中一种名为蜜纽康的蜂蜜高达每瓶1283元,而同样规格的国产蜂蜜价格均在百元以内,差价高达十倍以上。不难看出,我国和世界蜂蜜主要出口国的出口单价差距越来越大,而部分企业用低价竞销的方式抢夺国际市场,不仅损害了蜂农的利益,也影响加工企业技术投入,还会逐渐失掉世界市场份额,削弱中国蜂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近几年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人们对吃的东西越来越小心,进而很多人开始购买进口食品,无论是奶粉还是蜂蜜,进口食品仿佛被贴上了“安全”的标签。进口蜂蜜真的就安全吗?国产蜂蜜价格低真的是因为进口蜂蜜的介入吗?
困境:价难提 质难保
国际蜂蜜厂商以高价位抢占我国蜂蜜产品的高端市场,充分迎合了年轻一代追求洋品牌及“越贵越好”的心理,使我国蜂蜜进口数量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在采访中,颐寿园(北京)蜂产品公司的董事刘新军告诉记者,国产蜂蜜和进口蜂蜜的质量是差不多的,国产的蜂胶甚至比巴西的还要好。消费者崇洋的心理一部分因为部分掺假蜂蜜的影响,一部分受国外产品宣传所误导。洋品牌不但不比国产好,也存在质量问题。中国蜂产品协会发布的《中国蜂蜜产业的现状与发展》白皮书显示,进口蜂蜜质量良莠不齐,根据2013年国家出入境检疫检验局公布的数据来看,进口蜂蜜不合格的情况时有发生,主要为药残超标、菌落超标和掺假。新西兰国宝级蜂蜜品牌麦卢卡宣称蜂蜜中含有独特的活性抗菌物质,价格比国产蜂蜜高出十几倍,但今年8月,麦卢卡被境外媒体曝光,因为经过检测发现一些麦卢卡蜂蜜中根本不含活性抗菌物质,涉嫌造假、误导消费者现象。
既然洋蜂蜜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那国产蜂蜜在国际市场上为何声誉不高,竞争不过洋品牌,究其根本原因还在于个别企业掺杂使假带来的负面影响及蜂蜜企业低价竞销的营销方式。
2012年蜂蜜市场抽查结果统计平均产品合格率为87%,据中国蜂产品协会会长王啉介绍,在13%的不合格产品中,原因主要是标签标注不合格,以及个别理化指标不合格,如水分超标、葡萄糖含量不达标等。近年来,蜂产品的质量和品质在逐步提升,但也不可否认极少数掺杂使假现象的存在,一位蜂蜜企业负责人表示,国产蜂蜜价格上不去的主要原因在于部分蜂蜜造假严重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发展。消费者一旦买到劣质蜂蜜或受到媒体的影响就会选择进口产品,远离国产品牌,进而导致整个行业的声誉受损;而对于国际市场来说,这部分造假蜂蜜影响的是中国蜂蜜整体的形象和口碑。
除此之外,由于国内蜂农的生产方式大多以家庭为单位,与国外蜂蜜生产方式相比,规模化、现代化水平低;再加上我国蜂蜜行业的科技研发存在比较严重的同质化问题,产品的附加值没有突破性提高,这直接导致国内的蜂蜜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相互间采取价格战的方式夺取市场份额。价格战的恶性循环不仅降低了蜂蜜企业的利润,更为重要的是部分商家为了在价格战中立足,千方百计降低成本,蜂蜜质量就成为次要,掺杂使假在所难免,价格战带来的这一连串的反应严重影响了蜂蜜的价格及蜂产品行业的发展。
一面高价进口蜂蜜受宠,一面国产蜂蜜价低,蜂农收入少。如何摆脱低价倾销带来的恶性循环,成为企业,乃至整个蜂蜜行业应该思考的问题。
措施:溯源头 树品牌
如何提升中国蜂蜜在国际市场的声誉和地位,规范国内蜂蜜行业行为和发展,国家相继出台了多项促进蜂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关于建立食品溯源信息体系建设的相关制度。中国蜂产品协会从2011年开始论证、研究蜂产品的溯源工作,到今年4月,蜂产品溯源平台正式上线。
该溯源体系运作分为两部分,首先蜂农负责将蜂场和原料信息发送到溯源平台上,然后企业负责将生产加工信息输送到同一平台,消费者在购买贴有蜂产品标识和二维码的蜂蜜时,可登陆网站查询蜂蜜来源,或扫描二维码,快速知晓产品信息。记者扫描一瓶荆花蜂蜜二维码后,手机上显示出产品名称、生产厂家、生产企业地址及生产日期等信息。“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在消费者不知道哪种蜂蜜质量好时,溯源体系提供了一个渠道。”王啉告诉记者,溯源体系的建立让蜂蜜的生产过程全透明,无论对消费者还是对蜂蜜行业都是一件好事。
溯源平台上线至今,已有包括颐寿园蜂产品有限公司等47家企业申请加入溯源体系,颐寿园(北京)蜂产品公司的董事刘新军表示他们早就想做溯源产品了,“老百姓上网就能查到产品的来源,这样可以对企业进行监督,促使整个行业越来越规范。”该企业1998年进入蜂蜜产业,至今未打响品牌,刘新军认为品牌最终还是靠质量,而在掺杂使假难以避免的情况下,溯源体系的建立无疑给正规企业打了一剂强心针。
另外,可溯源的产品在满足100%天然蜂蜜及理化指标、感官评价优等品的条件下,可以申请“优质蜂产品身份标志”。
国产蜂蜜价格与进口蜂蜜相差甚远在于叫得响的国产蜂蜜品牌寥寥无几,而溯源体系的建立及“优质蜂产品身份标志”的出现能否让国产好蜂蜜证明自身价值,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这需要消费者、企业、行业协会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