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名片
内蒙古牧王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是内蒙古供销合作社社有企业,从1998年8月组建以来,就立足为“三农三牧”的服务宗旨,坚持“跳出畜产做企业,跳出首府求发展”的原则,经过14年的改革与发展,公司已发展成为总资产5.3亿元、净资产8661万元、年经营总量达5亿元的企业集团。公司连续六年被评为“AAA”信用等级企业,2009年被被评为“自治区工人先锋号”,2010年被评为“中国国产羊毛流通行业优秀龙头企业”,2011年获为“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状”, 2012年被评为“中华全国供销总社系统先进集体”。
“作为与农牧业、农牧区、农牧民休戚与共、紧密相连的供销合作企业,如何在新形势下更快地发展,更好地为‘三农三牧’服务?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的方向性问题。”内蒙古牧王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鳞龙说。内蒙古自治区拥有耕地1.07亿亩,人均占有4.3亩,居全国第二,粮食产量全国10强;全区草原面积13.2亿亩,占全国22%,可利用草场面积10.2亿亩,居全国第一位。优势资源为企业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牧王公司根据自身发展现状,紧抓机遇,聚力打造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型龙头企业集团,以粮食和羊肉产业为主攻发展方向,并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实现助农增收。
整合资源 打造内蒙品牌农产品
牧王公司以其所属的内蒙古牧王粮食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和内蒙古新蒙油脂股份有限公司为产业基础,全力推进系统内外粮食产业资源的重组整合,组建大型粮食集团,快速抢摊布局,壮大收购、加工、仓储、物流及营销实力,重点发展玉米、小麦、水稻和油料作物等内蒙古主要农产品的经营业务,形成以发挥规模效应完成国家粮食代购代储任务、自营贸易和深加工后自主品牌销售为主的企业赢利模式。
2013年9月,公司与呼伦贝尔市森粮实业有限公司通过资本融合、资产组合等形式,共同发起组建成立内蒙古牧王粮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整合了双方在粮食产业的优势资源,使集团所属经营网络完整布局于呼伦贝尔市、兴安盟及黑龙江北部地区的嫩江上游流域七个粮食生产旗县的黄金粮食带上。2013年,集团预计粮食经营年度经营总额可达到15亿元,按每年10%的增长速度,五年后粮食经营总量将达到100万吨,占全区粮食产量4%,经营规模30亿元以上,成为自治区粮食行业上重要的生产加工输出型龙头企业集团。
张鳞龙说,粮食产业要生产与经营并重,公司在经营上首先发挥供销合作系统网络服务优势,通过产权联结、项目带动、加强服务等途径,增强龙头企业与大型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联系,开展订单农业,稳定粮食流通供应渠道;其次通过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围绕企业财务、业务、商务三大垂直管控体系加强管理,形成科学高效的收购、加工、物流及销售体系,提高内蒙古绿色特色农产品的加工转化能力,加强品牌建设,打通产销通路,提高产品附加值,带动农民增收。
延伸产业链 走出畜牧业发展瓶颈
内蒙古粮食总产量2500万吨,羊肉产量全国居首,牛羊肉年产140万吨,得天独厚的牧区资源为发展畜牧产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牧王公司以活体羊养殖基地和冷链加工企业为基础,整合内蒙古羊肉产业资源,完善产业链条,成为中国绿色、安全羊肉食品的供应服务商。
从2012年开始,牧王公司以产销对接模式为切入点,重点整合产业链上游资源,通过供销合作系统网络,大力发展牧民专业合作社,采取订单牧业和产权入股等方式,整合家庭牧场及专业合作社的羊肉资源,建设以龙头企业为纽带的大型肉羊联合体,形成稳定的草原高端肉羊供应体系。
公司在下游打通产销,从全产业链发展高度去建设终端通路,突破制约羊肉产业发展瓶颈,提高产品附加值,逐步建立了稳定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市场+牧户”的新型产业化发展模式,通过在羊肉消费重点区域建立品牌直销店,通过“农批对接”、“农超对接”、“农餐对接”、“农区对接”等方式,搭建自主销售网络体系;在终端消费市场开设品牌专营店,实施羊肉上餐桌工程,并逐步拓展全国的连锁经营。
张鳞龙介绍说,今年11月,公司在江苏省无锡市组建无锡牧王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建立“塞北羊”涮羊肉和羊龙骨旗舰店,面对中低档消费人群,挖掘草原文化内涵,突出内蒙古大草原绿色、纯天然、野外放养、营养、健康等理念,以“塞北羊”旗舰店为样板,逐步向周边地区及北方地区进行复制推广,争取用五年时间发展成拥有50家店的全国连锁经营的大型餐饮企业,加工输出内蒙古优质羊肉近万吨。
两大产业齐头并进,使牧王公司沿着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的定位稳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