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地处太行山深处的河南林州市石板岩供销合作社,几十年如一日,凭着“一心为民”的坚定信念,一条扁担、一副铁肩,翻山越岭、走村串户,为山区群众送去了生产生活必需品,也送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更送去了供销合作社人“心系百姓、服务三农”的殷殷真情,他们这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凝聚成“扁担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供销合作社人。
“扁担精神”是供销合作社的传家宝。“扁担精神”就是供销合作社精神,是供销合作社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优良传统的形象凝聚,是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办社宗旨的集中体现。“扁担精神”经久不衰,其内涵也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发展,历久弥新。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扁担精神”的实质
石板岩供销合作社是一个山区小社,各方面条件并不优越,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也是巨大的。他们之所以能够守住那一片天地,做到经营阵地不萎缩、职工队伍思想不散、业务经营健康发展,把一个山区小社办成山里人离不开的供销合作社,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靠的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信念。
牢固树立为农服务的宗旨意识,不仅是一个认识问题,更是供销合作社在新形势下改革发展的基点和出发点。供销合作社是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为“三农”服务是党和国家赋予它的职责,也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虽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销合作社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一定变化,但为农服务的办社宗旨从来没有变。“三农”工作是供销合作社发挥作用的舞台,服务主体是农民、基础是农业、主阵地是农村的工作基点从来没有变。供销合作社要主动为党和国家分担责任,在“三农”工作中有所作为。随着新农村和城镇化建设的加速,供销合作社面临的发展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必须从过去单一的经营农村转向城乡统筹经营,适应新形势,推动新发展。无论形势如何变化,供销合作社的根还在农村。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的旗帜不能丢,农村主阵地不能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能丢,作为党和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力量这一工作职责和发展目标不能丢。丢掉了这些,供销合作社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学习和弘扬“扁担精神”,就是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坚定为农服务的办社宗旨,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优良传统,视群众利益高于一切、视群众需求高于一切。无论什么情况下,供销合作社都要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在群众面前,想尽一切办法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在全力满足群众需要、提高为农服务水平的过程中实现自身发展,只有这样,供销合作社才会有真正的可持续发展。这正是“扁担精神”最具价值的内涵,也是“扁担精神”给予我们最重要的启示。
真抓实干是“扁担精神”的精髓
改革开放以来,石板岩供销合作社出动人力、物力、财力帮助山区农民培育了山楂、核桃、花椒、药材等四大基地,成为山区农民致富增收的主要门路。他们还适应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多方筹资,建成了7个村级综合服务社、改建了14个综合服务站,增加了10个旅游服务点。他们正是凭着真抓实干的精神,从群众实际需要出发,即优化提升了为农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又奠定了供销合作社持续发展的基础。
供销合作社要体现为农服务的办社宗旨,就要有实力、有形象,这来不得半点虚假。目前正处在打造全新供销合作社的关键时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前所未有。只有不等不靠、负重拼搏、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以联合起来的系统优势,加快构建运转高效、功能完备、城乡并举、工贸并重的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体系,增强为农服务功能,提升市场竞争实力,努力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农民专业合作的带动力量,才能使供销合作社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复兴之路。
邓小平曾说过,“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任务还十分繁重,建设覆盖城乡的经营服务网络需要实干,增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功能需要实干,提升系统经济效益和发展质量需要实干,重铸供销合作社辉煌需要实干,事业发展的一切成就只有在真抓实干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实现。在工作中,一些干部精力不是用在实干上,而是放在做表面文章上;厌烦艰苦细致的工作,喜欢锦上添花的事情;调查调而不研,工作抓而不实,作风疲沓拖拉;下基层走马观花,对基层情况不求甚解,为基层排忧解难做得还很不够;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这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现象与供销合作事业的发展要求是格格不入的。学习和弘扬“扁担精神”,必须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
艰苦奋斗是“扁担精神”的核心
在扁担精神纪念馆里,我们看到石板岩供销合作社职工“一颗大头针”的故事。他们为了减少成本开支,节约每一分钱,把废旧书本、材料上的大头针等装订物取下来,再次利用。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可以看到石板岩供销合作社的同志来省社联系工作时,经常会挤在小面包车里吃泡面解决午饭问题,用他们的话说就是“能省一个就省一个”。
中华民族历来以勤劳勇敢、不畏艰苦著称,历来讲求勤俭持家,勤俭办一切事情。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成长壮大、成就伟业的,是靠勤俭节约发展事业、建设国家的。就我们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看,供销合作社发展的基础还不很稳固,服务“三农”的实力还比较薄弱,改革发展的任务还十分繁重,整体上还处于爬坡阶段。在这样一个发展阶段,必然要求我们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即使将来条件好了,也仍然需要我们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牢固树立勤俭办社的理念,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
艰苦奋斗、勤俭办社也是一种精神状态。这不是要大家去过清教徒式、苦行僧式的生活,也不是要否定合理的物质利益,而是要大家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办社的精神,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进取、乐于奉献的精神风貌和工作状态。
学习和弘扬“扁担精神”,就是要不畏艰难困苦,越是在困难的情况下,越是要鼓起精气神,以逢山开路的勇气、遇水搭桥的毅力、踏石留印的决心、抓铁有痕的精神,克服发展中的困难,取得事业的成功;就是要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艰苦奋斗的实践中加强党性锻炼;就是要在学习上刻苦钻研,提高本领,在工作上吃苦耐劳,埋头苦干,在生活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在思想上保持昂扬向上的斗志和拼搏进取的精神;就是要以勤俭节约、艰苦朴素、无私奉献为荣,以挥霍浪费、奢侈腐败、贪图安逸为耻,把艰苦奋斗的精神融入到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中,讲奋斗、讲奉献,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推进供销合作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创新发展是“扁担精神”的灵魂
石板岩供销合作社与时俱进,坚持创新发展,实现富民强社,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是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较早一批搬走三尺土柜台,实现超市经营模式的基层供销合作社。为适应当地经济发展需要,他们改造升级了21个经营网点,为满足当地旅游发展需求,他们增设了10个旅游服务点,建成了桃花峪风景区旅游服务中心。到石板岩你就会看到,石板岩供销合作社有自己的超市,自己的饭店,自己的宾馆,自己的加油站,可以说是应有尽有。石板岩供销合作社的干部职工,“坚守”但不守旧,他们思想解放,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也正是这样,才让“扁担精神”永远具有时代气息,才能成为新时期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先进典型。
继承和发扬“扁担精神”,不是要延续肩挑手提的服务方式,而是要学习他们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精神品质。尽管这几年我们发展的速度比较快,经济总量也有很大提升,但思想观念、发展模式、经营方式和管理体制还很滞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发展不协调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持续发展的难度还很大。如何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跨越、创造新业绩、取得新成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事实一再表明,一切落后都源于思想守旧,一切进步都始于开拓创新。我们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更大的智慧和勇气推进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服务创新、经营创新,固旧业、创新业,才能为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作者系河南省供销合作社副巡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