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真是比肉贵,一枝玫瑰的价钱可以买三四公斤猪肉了。”在一家知名电商花1334元的价格订购18枝厄瓜多尔玫瑰送给女朋友的李先生,曾如此调侃自己的心情。
实际上,出身“乡野”,原本或许只值几元甚至几角的玫瑰,在各种名目繁杂的包装与炒作之下,却摇身成为售价高达数百元的高档礼品。
看不懂的高价
今年来,网络上以所谓进口为卖点的鲜花价格,早已让部分从事鲜花生意的人士直呼看不懂。
进口鲜花品种中,最被人知晓的就是产自南美洲厄瓜多尔的厄瓜多尔玫瑰,因花朵形态饱满、颜色鲜艳,颇受爱花人士的追捧。
在一家品牌店铺中,8枝厄瓜多尔玫瑰售价在640元左右,单枝零售价接近80元。
而在另外一些店铺,单枝厄瓜多尔玫瑰有的价格显示为75元,有的则冠着“顶级”的头衔,售价直逼100元。
除了厄瓜多尔玫瑰之外,还有一些冠之以“进口鲜花”的玫瑰品种,尽管名称稀奇古怪,但售价也都在50元以上。
不止一位从事进口鲜花贸易的业内人士表示,一般而言,进口的鲜花因关税、物流等因素,单枝的进价确实比国产鲜花高两到三倍,但如此高的零售价格实在有些离谱。
一位长期在上海从事进口鲜花贸易的罗姓批发商更是透露,时下流行的厄瓜多尔玫瑰,品质较好的量相对较少,大部分都是中等的品质,零售商进价也不过在15元~20元左右。
在进口鲜花借助营销推高售价之后,原本廉价的国产鲜花也趁机来凑热闹。
虽然以前也有高价的情况,但大多只是借助节日概念进行炒作,但在进口鲜花借助营销推高售价后,种种营销噱头就开始成为常态,国产鲜花的网络零售价格也开始走高,一支鲜花动辄几十元。
谁赚取了暴利?
因受制于物流以及商品的特殊性,除了一两个品牌部分实现了从种植户到销售终端的直接流通外,多数网络销售的鲜花其进货来源还是走传统渠道。
一名从事鲜花贸易的人士表示,很多人都以为终端价格走高是因为中间商的层层加价,但其实这是误解。
“当下终端的价格走高和中间环节并无关系,对于终端零售商而言,中间环节的成本并没有增加多少。”该人士表示。
昆明斗南花卉市场是全国最大的鲜花批发地,从这里进入买家手里的鲜花,就开始了一段长达96小时的“漂流”。
首先是从产地批发商到销地批发商,产地批发商加价20%后,计入物流、包装费用后,卖给销地批发商。如果是1元1枝的玫瑰,经过这道程序后,价格大约会攀升至每枝1.7元。
然后,销地批发商会加价20%卖给次级批发商,即以2~3元的价格售出;除此之外,销地批发商还会直接销售给有一定规模的高档花店、网络花店、婚庆公司等终端零售商,而卖给零售商的价格一般会高于卖给次级批发商的价格,为4~5元。
如果是卖给次级批发商,他们也会再计入一定幅度的提成,转手卖给小型零售商,原本2~3元的玫瑰会提价至4~5元。
在进口鲜花方面,整个提价机制跟国产鲜花基本一致,根据品种的划分,有些则跟国产鲜花持平,有些会高出国产鲜花三到四倍。
就是这些进价不过5元、20元的鲜花,在所谓的概念炒作和包装后,在网络上的售价,一下飙升至30元乃至100元,增长了5倍之多。
一位网络鲜花零售商透露,在网络销售平台上,单枝国产玫瑰的包装、人工、物流、保鲜技术等加起来约为6元。这也就意味着,即使加上5元的定价,中间仍有11元的利润。
(胡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