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11月2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李律师说法:保证担保承诺书是否有效


 

案情焦点:

  关于第三方单方出具的保证承诺书是否具有保证责任担保的性质,成为本案的争议焦点。

案情介绍:

    2002年林某因需资金周转,向农信社申请贷款,由李某作为担保人,与农信社签订了抵押担保借款合同。李某以自己拥有的房屋为该笔借款提供抵押担保,李某同时向农信社出具抵押担保承诺书。

  在签订该抵押担保合同时,赵某也向农信社出具了保证担保承诺书,自愿为该笔借款提供保证担保。

  借款到期后,林某未归还此笔借款本息,经农信社催促,林某、李某、赵某均在农信社催款通知书签名,之后三人仍未还款。农信社遂将三人诉至法院,要求还款。赵某以“保证担保承诺书”不具有法律效力为由拒绝承担责任。

案情分析:

    对保证担保承诺书是否具有法律约束力,存在两种不同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该承诺书不是借款合同的从合同,对双方不具有约束力。因为该承诺书不是被告林某贷款担保的正式保证文书,而是林某贷款之前向农信社出具的他人愿意担保的意向书。

    第二种意见认为该承诺书系被告赵某真实意思表示,具有保证担保的法律效力。因为在被告林某、李某与农信社签订抵押担保借款合同时,赵某又向农信社出具了保证担保承诺书,自愿为该笔借款提供担保,该笔借款对双方具有约束力。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

    依据我国法律规定,第三人单方以书面形式向债权人出具担保书,债权人对此未提出异议的,保证合同成立。

    另根据《物权法》规定,被担保的债权上既可以有物的担保,又可以有人的担保,债务到期后债权人应该按照约定实现债权,有第三人提供担保的,债权人也可以同时要求第三人及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本案中农信社与被告林某、李某在自愿基础上签订了抵押担保借款合同,在借款申请书中约定了赵某是该笔借款的担保人,在该抵押担保借款合同签订时,赵某自愿为该笔借款提供保证担保并向原告出具了保证担保承诺书。依该保证担保承诺书约定,该承诺书作为借款合同的附件,等同于正式保证担保合同。借款到期后,农信社向林某催款时,赵某又自愿在催款通知书上签名。因此该保证担保承诺书符合这一法律规定,也合法有效。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