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11月2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娃哈哈多元化危机


 

    在深陷格瓦斯、娃欧商场争议的同时,又冲进白酒行业和商业地产领域的娃哈哈,在2013年可谓状况颇多。陷入增长乏力的娃哈哈,在开启多元化战略之下,将面临诸多挑战。

    进军白酒仓促

    近日,娃哈哈集团经销商大会在杭州召开。相较于去年,今年的经销商大会有些“安静”,鲜有媒体的关注,业界也较少议论。“不会有太新鲜的东西,招商可能也不会太好。”一位消息人士说。

    事实上,业界对娃哈哈的关注还停留在其多元化的两项新举措上。11月初,宗庆后在北京正式宣布娃哈哈进军白酒行业。随后,娃哈哈宜昌购物广场正式动工。2013年的娃哈哈是忙碌的,不论在饮料行业,还是在其之外的多元化进程上。

    可就娃哈哈投资白酒而言,看似来势凶猛,实际上“并没有准备好”。据上述人士透露,在娃哈哈进军白酒行业发布会召开前夕,从娃哈哈原有团队中竞岗成功的省级经理都在北京开会,“一连开了几天的会,可酒的包装还没弄好。”

    几天后,现身发布会现场的白酒果然没有包装。就连贵州茅台酒厂名誉董事长季克良先生担任其顾问一事,也是在发布会前夕才最终敲定。

    与宗庆后一贯的风格吻合,对娃哈哈新增的白酒业务,宗庆后当天坦言,“大的方向,肯定还是要我自己抓。”有意思的是,现场娃哈哈推的是白酒新产品,但还是能感受到各种“快消思路”。

    除了包装、卖点,娃哈哈白酒产品的“快消”影子还体现在其渠道和将要选定的经销商层面。

    “娃哈哈的经销商团队中,原本就有500多家经销商在卖酒。我们会让他们停止销售其他的白酒。同时,我们信誉比较好,采取双赢的策略,你让人家获利,人家才愿意卖你的酒;另外,我们也会有一些大的投入,他们销我们的产品也比较容易,没什么太大的风险。要采取以量定销的策略,逐步发展,逐步增量。”宗庆后介绍说。

    “我觉得娃哈哈在白酒上的思路,跟饮料产品实际上是一样的。宗庆后就是想利用渠道去做白酒。”上海博纳睿成营销管理咨询公司董事长史贤龙说。

    虽然宗庆后当天一再强调了白酒和饮料的受众不同,也会吸纳一些新的白酒经销商,但其想通过娃哈哈原有渠道卖酒的想法似乎也清晰可见。

    白酒板块挑战

    娃哈哈推出的白酒零售价定在400元上下,除了娃哈哈现有的渠道,宗庆后并不看好餐饮渠道。

    “低端酒,乡镇市场是比较大的。我们今年春节要抓好乡镇市场。城市里的务工人员都回去了,全回农村了。”宗庆后说。

    宗庆后要抓乡镇市场的想法,很快被解读为“农村包围城市”。这让曾经的娃哈哈高管、营销专家李临春颇为不快。

    在李临春看来,在一线市场做竞争,能够拿到的地盘越来越少,但是竞争对手却越来越多。不同于其他的企业,宗庆后更为看重二三四线城市的8万亿市场。

    即便如此,娃哈哈的白酒板块如果要崛起,还将面临诸多问题。

    “酱香酒的成本比较高,如果娃哈哈要做酒质较好的酱香酒,是否有技术去识别那些酒厂所生产的酒,品质是否稳定,能否大量供应,而且口感很好?这些实际上很难做到。茅台之所以牛,就是因为掌握了这些技术。”史贤龙说,再者,酱香酒的基酒都需要经过储存的。“存就要放,放就要有地方,这些都是钱。这个库存成本会占用不少的资金。”

    在史贤龙看来,如果娃哈哈想通过做饮料的渠道把白酒做起来会很难。另外,酱香型白酒的投资周期是五年,想短期赚钱是不太可能的。如果娃哈哈想快速上市很可能就意味着大规模生产,包装、包材,包括酒体口感控制都有可能出现问题。

    “运作得好,赚三五个亿都有可能,但三五个亿以后还能不能持续稳定的增长那还真是一个考验。当然,从战略上讲,娃哈哈进军白酒是对的,但我认为,宗庆后那种只抓经销商不抓市场,不抓终端,也不抓消费者的饮料式的做法(所谓娃哈哈的联销体模式),在白酒行业是行不通的。靠经销商,尤其是靠饮料的经销商去跟白酒的经销商拼渠道、拼终端、拼关系,没戏。”史贤龙说。

    他强调,白酒经销商都已经武装到牙齿。在中国食品行业的经销商里,白酒经销商是最强的,他们对市场的控制能力,对渠道的控制能力,对关系,对当地社会关系的控制能力都是最强的。总之,娃哈哈的白酒若想实现全面铺货不是问题,但动销会是问题,规模化生产后,品质的稳定也会是问题。

    跟随策略之争

    实际上,就李临春对娃哈哈的了解和研究,娃哈哈的逻辑不仅仅是在渠道方面更侧重三四线城市这么简单。

    “每一个产品都有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娃哈哈一直能够保持增长的原因是,在每一个娃哈哈的核心产品快进入成熟期时,娃哈哈便开始推新品,以此来延长原核心产品的成熟期,同时培养新的核心产品。”李临春说。

    遗憾的是,继营养快线之后,娃哈哈的另一个核心产品,一直没能出现。而娃哈哈的增长开始陷入乏力状态。

    据媒体报道,面对饮料行业利润的日趋微薄,娃哈哈的主营业务饮料增速开始放缓,宗庆后一直在为娃哈哈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尝试多元化发展进行突破。近几年来,由于原材料涨价和各项经营成本的增加,娃哈哈的税前利润增幅并不明显,发展速度虽然仍保持平稳增长,但有逐渐变缓的趋势,增速连续三年下降。

    事实上,娃哈哈虽然已经成为一家上规模的饮料巨头,但多年来其企业执行的是跟随策略——“快速复制、快速模仿、快速套现”。

    今年夏天颇具争议的格瓦斯就是这样一款产品。在史贤龙看来,娃哈哈虽然已经是几百亿规模的饮料巨头,但始终没有解决其产品问题。

    而眼下,让娃哈哈引以为傲的经销商团队也开始“叛逃”。据李临春分析,因白酒产品的加入,娃哈哈原来团队开始分事业部运作,渠道方面也将面临较大风险。

    对娃哈哈而言,2014年,或将面临“全方位”的考验。

(淮纯菊)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