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农村物流研究中心参与撰写《农村现代物流发展报告(2013)》的部分同志,举行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决定精神座谈会。专家和成员们围绕“现代物流与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等问题畅谈学习体会,交流学习心得,发表思考见解,展开热烈讨论。
“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涉农工作的重要部分,而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成为这次全会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大家一致认为,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关键是城乡发展一体化,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城乡物流一体化。工业与农业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工农业产成品的交换关系,城市与农村的关系主要是产品交换、人员流动、生产要素交易等关系。所以,建立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城乡物流一体化。有了这个基础,“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才有载体和依托,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要让农民参与到城乡物流供应链中
城乡物流一体化的主要内容,依然是农业生产资料物流、农村日用消费物流、农产品物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物流等。把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体现到城乡一体化物流上,最重要的是让广大农民尽可能多环节、多内容、深程度地参与到城乡一体化物流供应链过程中,让农民在这个过程中整体素质得以提升,能够共同分享城乡物流现代化成果,把“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落到实处。
在农业生产资料物流方面,围绕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将会成为农资物流工作的重点。农资物流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中将发挥重要作用,由此将产生新型农资物流体系,而新型农资物流体系必须有配套的新型物流平台。例如,由于上海农村城镇化程度高、推进快,农田大幅度减少,而土地价格居高不下,上海农资行业现在购买土地构建农资物流实体平台基本难以实现,所以上海农资构建了一个网络电子平台,整合现有资源,新建物流运营体系。从中可以看出,农资行业物流已经从过去靠运输、购地建仓储来盈利,转变为构建网络平台、依靠服务盈利。顺应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要求,农资物流的经营方式、经营结构的转变完全符合这次三中全会决定的要求;同时新型农资物流体系也具有可观的发展空间和综合盈利空间。
关于农资产品经营结构方面变化,近年来,新型肥料销量明显好于传统农资产品。人们从产能过剩的传统肥料转向新型肥料经营,同时在流通加工等一些物流环节应注意环境保护因素,减少二次污染;适应新型化肥对物流设施设备的需求,适当改善物流设施设备和操作方法,减少新型农资货损,同时降低物流成本。
近年来,再生资源物流发展受到国家的重视。如何把农村可再生资源的汇合起来进行加工生产,是新型再生资源物流需要考虑的问题。过去粮食收获后秸秆就地焚烧,以加强土地的肥力,但这种方法极大地破坏了当地和周边环境,致使多种极端天气的出现。虽然政府部门多次强调禁止焚烧,但农户焚烧活动还是屡禁不止。堵不如疏,一些地方的供销合作社开始涉足并开发利用农业再生资源,供销合作社向农户宣传回收购秸秆再利用的好处后,大批农户自发的将秸秆运送到回收点,以较低的价格出售给供销社合作社企业,企业再把秸秆集中统一运输到就近的造纸厂进行加工处理。秸秆回收利用不但降低了造纸企业的采购成本和物流成本,更保护了当地的环境。另外,供销合作社以相对合理的薪酬雇佣农民对农产品和农副产品下脚料进行分拣、加工、包装,提高了农产品废弃物等的价值,既减少了物流加工企业的成本,又给当地农民创造了增收的机会。
农产品物流方面问题比较多,解决难度比较大。由于农产品利润低、保存困难等原因,致使农产品物流的发展状况不甚理想。与工业核工业品相比,农业和农产品几乎永远处在弱势地位。要想在城乡物流一体化的过程,提高农产品物流的效益效率,保证农产品供给安全,保证城乡居民生产生活需要,还必须有国家政策上的扶持,以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提高农产品物流的收益率。所以,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国家政策还应该持续适度向农业倾斜,增加对农产品的补贴,实现工农产品可以平等交换。当然,农产品物流企业也应该改变经营模式,合理调整结构,加强流通加工等多方面物流增值服务,使农业和农产品变成具有较高价值的产业和产品。此外,还应适当提高对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发挥农民在农产品物流“最初一公里”的作用,将农产品运送到收购处,增加农民的运输的收益,降低物流成本,也是农村物流助农增收的一个方面。在收购、运输、加工、检验、销售和可再生资源处理等方面,充分利用农民人力物力等方面的生产经营要素,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
在农村日用品物流方面,由于农村人口居住较分散、购买力相对较低等因素的制约,农村日用品物流成本较高是其主要的难题。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农村物流存在环境较差,基础设施匮乏、流通网络不健全等问题,致使一般商贸零售企业不愿意在农村开展业务。在这方面,国家政策扶持是农村日用消费品物流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且农村物流中的日用消费品物流与农村物流其他物流系统一样,存在缺乏统一规划、重复建设等问题。农村日用品物流需要更好的利用现有农产品物流网络,发展利用一网多用、双向物流,因此,必须强化政府相关部门宏观规划与组织协调功能,稳步推进城乡物流的一体化发展。
农资物流、农产品物流、农村日用消费品物流及再生资源回收物流构成了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的重要工作——“新网工程”。这四大物流体系从本质和内容说都是城乡一体化物流的内容。所以,继续推动“新网工程”建设,不断丰富其内涵,拓展其功能,提高其效率,集成其收益,是建设城乡物流一体化的重要方面。城乡一体化物流可以从全局和长远角度规划建设布局农村生产生活各个方面所需物流的服务。积极探索城乡物流对接的新模式,注重城市物流和农村物流的有机衔接,保证整个物流体系和各环节的顺畅。那么,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和进一步拓展的依托。
建议注重物流协调统一
推动城乡一体化物流发展,还要注意区域性各个物流系统的协调和统一。对于一个特定城乡地区而言,农资物流、日用消费品物流需求总量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数量和质量;农副产品物流、再生资源物流也是一个变化不大的相对常态。所以,对于一个特定地区而言,应当注意城乡一体化物流的数量的稳定性和质量的相对性;城乡发展一体化也是一个逐步发展、循序渐进的过程。而融入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城乡一体化物流,二者统一、协调、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才是科学发展所要求的。另一方面,各个区域的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情况大多不同。所以,构建城乡一体化物流并使之适应于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必须从当地实际出发,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对策,求得城乡物流的健康高效可持续发展,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目标提供有效支撑。从功能和本质而言,城乡一体化物流是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前者健康高效可持续发展,是构建后者的固有内容和应有之义。
(本文由实习记者刘家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