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1月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改造网点显生机 服务三农增活力
——陕西商洛市供销合作社基层社网点改造经验
□ 闫英儒

    近年来,陕西省商洛市供销合作社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意见及实施意见精神,通过抓改革、活资产、强联合、争政策、抓典型,建网点等措施,加强全市基层供销合作社网点建设的发展。全系统先后投资2.38亿元,对55个基层供销合作社、2个县级公司的房屋和院落进行了升级改造,改造和发展各类基层社网点816个,目前各类网点已发展到2638个,全市基层社升级改造面达83.6%。改造后的基层社面貌得到改观,形象得到提升,效益得到提高,农民群众的消费环境得到改善,农产品流转平台建设得到加强。

    科学规划绘蓝图,精心布局设网点

    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商洛市基层社经营惨淡,业务萎缩,面貌和形象受到了严重摧残和损伤。面对如此窘境,商洛市社领导班子多次深入基层,对其土地、房屋、店组、收入、债务、职工人数、上岗等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做出了加强基层社网点建设,全面改变和提升供销合作社的面貌和形象的科学决策。市社选择了柞水县凤镇供销合作社进行试点示范,于2007年在该社召开了全市系统基层社网点建设现场会进行推广。2010年,商洛市社起草并向全系统下发了《商洛市基层供销合作社网点建设实施方案》,制订了全市基层供销合作社网点改造建设规划,计划从2010年开始,用3—5年时间,通过盘活资产、整合资源等措施,基本完成对基层社网点的改造任务。

    多策并举筹资金,整合资源建网点

    在商洛市社系统加强基层社网点建设的战鼓打响后,全市各级供销合作社积极克服职工下岗、资产倒挂、生产经营难以为继等困难,通过职工集、企业筹、工队垫、政府帮等形式,吸收了更多的经营者投身到供销合作社经营网络中来。一大批个体户经营者自带资金、自建门店,纷纷加入到网点建设之中。在此基础上,市社系统大力开展资源整合,对过去已改制的部分优良资产采取赎买的方式收回;对一些偏小微亏的门店,采取置换的方式进行异地置换。在发展形式上,发挥优势,因地制宜,通过“五个一批”,即:“利用老门店改造一批、开发闲置资产新建一批、招商引资联办一批、销售大户加盟一批、规范完善提高一批”的办法,先后投资2.38亿元,对原门店进行了整合改造,新增固定资产6813万元,新增营业网点816个,新增营业面积和住房面积 86132平方米,使基层社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培育典型树标杆,示范带动拓网点

    在实施基层社网点建设的工作中,商洛市社坚持把典型引路和整体推动结合起来,把市场运作和组织推动结合起来。柞水县社对原累计债务高达200多万元、职工无法生存、门店低洼陈旧、院子破旧待修、企业濒临倒闭但地处繁华地段的凤镇供销合作社,采取政府投资、职工集资、社会融资的办法,投资910万元,建成占地面积12259平方米的仿古建筑商业用房213间、住宅楼24套、宿办楼94间,给群众提供了一个宽松优美的购物环境,同时还安置了50名下岗职工再就业,吸引了70户个体工商户入驻市场,年营业额达1600万元,年实现利润30万元。2010年11月,商洛市政府在洛南县召开了全市基层供销合作社网点建设现场会议,认真落实国、省、市有关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文件精神,学习推广洛南县供销合作社盘活资产、改革改制、建设网点、拓展功能、增强实力的经验,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效应、集聚效应和带动效应,有力推进和带动了全系统基层社网点建设的发展。

    招商引资增实力,项目带动筑网点

    在基层社改造和建设中,商洛市供销合作社积极整合开发供销合作社资源,争项目、引资金,加快网点设施建设,全面提高供销合作社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市社成立了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对招商引资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实行项目入库,动态管理,主动邀请市发改委、市财政局有关方面的负责同志对重点项目进行筛选,帮助建立项目库;各项目配备项目建设小组,实行项目建设责任制。近年来,共组织申报“新网工程”、茶产业发展、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47个,申请到位扶持资金1657万元。同时,通过产权置换、招商引资、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和扩大职工融资渠道等形式争取项目资金2350万元。

    积极主动争政策,争取支持兴网点

    国、省、市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文件出台下发后,商洛市社主动向市委市政府汇报,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市政府及时批转、出台了《关于加快基层供销合作社建设和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并将基层社网点改造和建设工作纳入了各级政府重点工作,进行统一部署。在基层社网点改造和建设过程中,市社主动与市发改委、财政、国土、国税、城建、规划等主要职能部门沟通,协调相关项目、用地、资金、税收等政策扶持,将基层社网点在开发建设中缴纳的土地出让金以先征后返的形式给予支持,并在税收等政策方面予以优惠减免。洛南县政府将580万元土地出让金采取先征后返的形式支持供销合作社网点改造;柞水县政府召集土管、城建、财政等部门到凤镇供销合作社召开专题现场办公会,为凤镇供销合作社网点建设减免相关费用68万元;丹凤县社利用国家开展的“万村千乡”工程活动,投资170万元,建设连锁配送中心1个,发展农家店290多家;商州区社利用国家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政策, 投资1646万元,拆除大荆和扬斜供销社破旧危房100多间,重建4栋各6层综合楼,建筑面积共计14160平方米。

    以人为本建团队,凝心聚力强网点

    商洛市社针对基层社队伍老化、思想观念陈旧等问题,大力加强了班子建设,不断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坚持在条件艰苦的基层一线培养、锻炼干部;加快中青年干部选拔,改善企业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梯次结构;规范干部选任程序,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积极探索干部选任工作方法,听取广大干部职工的反映和心声,获得大量第一手干部人事信息,为选任干部及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去年以来,全市供销合作社对在基层社领导岗位上不作为,开拓能力不强以及年龄偏大的9名老同志进行了就地免职和退居二线,将16名年富力强、懂业务、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员充实到基层社领导的岗位上,加强了13个基层供销合作社的班子建设。

    回顾近年来商洛市基层供销合作社网点改造和建设所走过的道路和所取得的成就,给了大家很多的经验和启迪。一是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基层社网点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不断发展壮大。二是必须始终坚持网络立社,服务“三农”,基层社网点才能充分发挥农村商品流通的主渠道作用。三是必须始终坚持典型示范,以点带面,才能带动全系统基层社网点建设的继往开来。四是必须始终坚持放开视野,开拓经营,基层社网点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才有生命力竞争力。五是必须始终坚持开放办社,联合合作,基层社网点建设的路子才能越走越宽。六是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政府支持,供销合作社事业才有发展壮大的空间和希望。 

    (作者单位:陕西省商洛市供销合作社)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