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1月1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正确处理三个关系 加快推动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
——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挂职的一些思考
□ 刘芃成

    2013年度,笔者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国际合作部外事处挂职锻炼。经过一年的挂职学习,解放了思想、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增强了责任感、使命感与紧迫感。现针对当前供销合作社实际,结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就供销合作社如何进一步加快发展,谈几点思考和认识。

    一是要正确处理好供销合作社与其它为农服务主体的关系。

    2013年10月,国务院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有关问题,要求供销合作社要按照“改造自我,服务农民”的思路,在学习日韩农协经验基础上,继续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真正办成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打造成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主渠道,成为中国特色农村工作体系和农村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供销合作社要打造成农业社会化服务主渠道,如何处理与其它农业服务主体的关系是现实问题也是紧迫问题。

    一要建立与涉农部门的联动关系。受供销合作社自身的职能、业务限制,目前仅靠供销合作社自有的资源,实现综合农协的功能有很大难度,必须通过与地方党委、政府以及农业、金融等相关部门建立联动机制,争取支持,将政府部门的一些社会服务功能转移和委托由供销合作社来运营,一些为农服务项目交由供销合作社来实施,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实现更多的功能和作用。二要加强与其它农业组织的合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加快构建农村新型经营体系。供销合作社要在这个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必须要加强与各类农业协会、农民合作社、涉农院校、农业服务企业等组织的合作,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三要引领农民合作社的联合与合作。通过发展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供销合作社要加大合作社的宣传和领办力度,大力推动合作社的联合与合作,适时组建区域性农民合作社联合会和联合社,通过组织和服务农民合作社,真正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的带动力量。

    二是要正确处理好经营性业务与公益性业务的关系。

    当前,供销合作社的业务板块分为传统性业务和新兴业务,传统业务以农资、再生资源、农产品、日用消费品经营(简称“四大网络”)为主,新兴业务以房地产、物流、电商、小额贷款等为代表。从业务结构来看,比例不尽合理,2013年前三季度,全系统实现营业收入10678.9亿元,其中“四大网络”企业营业收入8186.6亿元,占全系统营业收入的76.7%,汇总利润总额157.9亿元中,“四大网络”企业利润总额为96.3亿元,占全系统利润总额的61%,呈现出明显的高投入、低收益、强竞争、公益性的特点。

    从日韩两国经验看,金融事业是农协盈利能力最强的业务板块,为流通和其他服务事业提供资金支持,保障了农协为农服务的顺利开展,形成了一种经营性业务贴补公益性业务,从而促进整体业务共同发展的良性格局。以日本农协为例,2010-2011年度,基层农协的金融保险业务汇总盈利4026亿日元,其他涉农业务汇总亏损1802亿日元,保证了整个系统实现汇总盈利2224亿日元。供销合作社要结合产业发展趋势,正确处理好公益性业务和经营性业务的关系,进一步完善业务板块:一方面,要扎实巩固传统业务。公益性业务是供销合作社服务农民的载体和平台,采取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经营方式,发挥“新网工程”和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资金的杠杆作用,不断提高经营效率、扩大经营规模,延伸产业链条,将传统业务做精、做专、做强。另一方面,要努力介入新兴业务。组织精干力量,加强对互联网、金融、保险、物流等供销合作社相关新兴行业的研究,特别是在国家深入推动金融体制改革大背景下,通过设立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组织等,积极介入农村金融,建立面向农民合作社和地方特色产业、主导产业的合作金融服务体系,开辟供销合作社的“蓝海”,提升供销合作社的持续经营能力和为农服务水平。

    三是要正确处理好各级联社和社属企业、协会的关系。

    社属企业和主管协会是供销合作社服务农民的抓手和载体,是发展新型供销合作社的支柱。目前,大多数社属企业和协会的管理还比较粗放,需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推进精益管理。一要增强联社服务企业、协会的意识。各级供销合作社联社要巩固群众路线学习教育活动的成果,坚决反对“四风”,强化区域内的“顶层设计”、制度建设,树立竞争观念、效益观念,强化服务意识,强化用户体验,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二要健全完善社有资产监管考核体系。认真探索制定出台有效的社有资产管理办法,合理设定考核指标,对企业的考核不仅要考核利润、费用和销售额,还要考核净资产收益率、经济增加值,同时引入实时审计、全程审计、目标预算等审计考核机制,加强社有资产审计监督,堵住“跑、冒、滴、漏”,切实把社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落到实处。三要推动考核结果的应用。要根据考核的情况,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弹性分配机制,按经营业绩和劳动贡献分配收益,强化激励和约束,通过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努力提高干部职工待遇,让干部职工有好的预期和希望,切实增强企业的经营活力。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供销合作社)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