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雄争霸,战场硝烟四起。
2013年第四季度,P2P网络借贷平台惊现倒闭潮。据网贷之家数据显示,仅在2013年10月份倒闭的P2P平台就有18家,而到了11月份,这一数据增长为30家,12月份则有10家,在74家出现提现困难的热门网贷平台中,危机大多出现在第四季度。
但这并未影响风投们对P2P网贷这个新兴行业的青睐。2013年尾,有利网、点融网相继获得风投公司千万美元级别融资,人人贷则在1月9日对外公布消息称,已获得总额为1.3亿美元的投资。这是互联网业界最大的A轮融资,行业内全球最高单笔融资额原先由美国最大的P2P平台Lending Club保持,它曾在2013年获得谷歌1.25亿美元融资,但仅仅成立三年的人人贷则刷新了这个行业领跑者创下的单笔融资额记录。
一边是汹汹来袭的倒闭潮,一边是领头羊们高速向前。2013年,成为P2P们的野蛮生长元年,2014年的P2P网贷平台格局,似乎不会那么简单。
————————————2013 ————————————
“丑小鸭们”的野蛮元年
无门槛、无标准、无监管的“三无”式P2P网贷,催生出一批“丑小鸭”式的融资平台。
跑路、倒闭潮、涉嫌非法集资、野蛮生长……2013年的P2P虽然受到各方追捧,热度持续升温,却始终跳不出这些灰暗的关键词。
一套P2P程序,几千元就可以搞定,再配几个客服人员,就可以搭起一个P2P网贷平台的基本架构。无门槛、无标准、无监管的“三无”式P2P网贷,催生出一批“丑小鸭”式的融资平台。
据第一网贷提供的数据显示,2013年底全国P2P网贷平台数量共有523家,其中计入中国P2P网贷指数样本平台的有356家,其成交额约占全国成交额的95%;另外167家平台的总成交额仅占约5%,这其中就包括97家特别不活跃,几乎没有成交额的准“僵尸”平台。不活跃的平台数量,占了总量的近1/3。
“我们去一家P2P平台谈合作,全公司只有3个年轻人。这样的草台班子能够把握住风险吗?”深圳某第三方支付公司工作人员向《农村金融》周刊记者透露。
无序的野蛮生长引发危机,2013年底,P2P平台爆发倒闭潮。2013年7月份,P2P爆发了业内最大的自融平台“网赢天下”倒闭事件,涉案金额达1.2亿元,一千多名投资人深陷其中;11月,P2P新秀“铜都贷”突然倒闭,截至风险爆发当日,尚有超过1亿元贷款未归还投资人,共涉及待还投资人1700多人,随后公安机关介入调查;而在“铜都贷”倒闭后,同样位于安徽省铜陵市的P2P平台——徽煌财富、华强财富将资金支援铜都贷,导致自身平台提现困难。
危机背后,自融、高息的“伪P2P”平台乱象浮出水面。
P2P投资者“蜂蜜柚子茶”说:“平台之间为了争夺资金,承诺的收益率一路攀升,年化收益率和奖励加起来能达到40%-50%。”而这一数字远超出正常经营企业能承受的资金成本。
“如果给投资者的回报是月息4分、5分,那会是什么项目?除非是饥不择食、穷途末路的项目。利息高,本身就是巨大的风险。”人人聚财网络平台CEO许建文说。
看准了投资人的心态,一些无处融资的人想到自融平台。为证明自己的实力吸引投资人,他们争先展示公司的实业、法人股东的房产,网赢天下更是打出华润通“准上市公司”的招牌。
“融资用于自身,在政策上有非法集资的风险。”拍拍贷CEO张俊说。
狂热的网贷投资人对高息的渴望远远胜过对自融的警惕,此类平台只要不倒闭,正是多数投资人追求的“既高息又安全的平台”。然而平台一旦化为乌有,那些当初展示的所谓资产,要么资产转移,要么资不抵债。
————————————2014 ————————————
期待“白天鹅”的华丽蜕变
在这场血雨腥风中成长壮大起来的平台,将会是行业的希望。
面对P2P平台混乱无序的野蛮生长,行业内一再要求加强监管的呼声越来越高。
由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影子银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107号文)近日在金融业内疯传,在P2P网贷行业从业者中引发强烈关注。
107号文是监管层第一份全面规范影子银行体系的文件。该文件首次将P2P等新型互联网金融业务归入影子银行,并在监管分工中指出:“第三方理财和非金融机构资产证券化、网络金融活动等,由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办法。”这就意味着,一直“无监管、无标准、无门槛”的P2P行业将开始由央行负责协调监管。有人将此形象地称为“野孩子终于找到了组织”。
“从107号文的表述看,监管层对P2P行业等影子银行业务创新是持鼓励态度的,肯定了其在补充传统银行体系、服务实体经济、丰富投资渠道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强监管主要目的是规范,而非一竿子打倒。”中央财经大学教授王震分析。
107号文对P2P借贷等网络金融活动也有规定,指出:“网络支付平台、网络融资平台、网络信用平台等机构要遵守各项金融法律法规,不得利用互联网技术违规从事金融业务。” 中国式P2P变异,再加之目前尚无明确的法律规范和规定,使得P2P网贷领域非法集资风险快速积聚。
2013年11月25日,央行条法司针对P2P业务开展给出过三点风险警示,首当其冲便是明确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业务经营红线:“明确平台本身不得提供担保,不得归集资金搞资金池,不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更不能实施集资诈骗。”因此,有业内人士预测,一旦监管落地,将会掀起一次更大规模的、集中性的P2P倒闭潮,那些有非法集资和吸存嫌疑的P2P平台将就此消失。
除此之外,P2P行业内也在逐步构建征信体系。
上海资信有限公司宣布全国首个基于互联网提供服务的征信系统——网络金融征信系统(NFCS)正式上线,目标是将数量众多的网贷企业征信数据纳入该系统,从而达到网络借贷企业征信共享,而上海资信的控股方是央行征信中心。
记者采访的多家网贷公司负责人均认为,由上海资信牵头做网络金融征信系统,可以在征信业务和技术标准上与央行征信保持一致,为以后网络借贷纳入央行征信做前期准备。
面对2014的到来,P2P行业的领航者们显得信心十足,稳扎稳打,谋求精耕细作。
有利网CEO任用表示,有利网近期推出了安卓和iOS版本的APP客户端,旨在让广大用户体验随时随地理财、享受便捷的互联网理财服务。此次上线APP客户端,是有利网融资后的一个重要发展规划,进军“移动金融”,实现对用户理财PC端及手机端的全面覆盖。
而面对P2P网贷的快速发展,积木盒子CEO董骏则认为“没有捷径可以走”。他指出P2P想要稳健发展,必须扎实做好“收集数据并保证质量,替理财方做一定的风险判断,保证客户的资金安全,以及收益保障,最后把这个项目呈现到理财方的鼠标面前。”这也是P2P平台健康运营的核心。
P2P平台在2013年的热度与纷争尚未散去,2014年的征战大幕已徐徐拉开。在这场血雨腥风中,谁将会俘获最大的市场,谁又能像当年的“余额宝”成为黑马杀出重围,奠定王者之座?
如果“规范化”能成为P2P在2014年的关键词,那么可以预见,P2P真正的好日子已经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