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呼唤银行业的风骨
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应该“在商言商”。要有自己的独立性与专业性判断。要有操守。如果不保持独立性,自己都会有灭顶之灾。
从《威尼斯商人》看契约精神
喜剧《威尼斯商人》就很好地演绎出契约精神的重要性——在很早的时候它就已成为整个社会运行的基石。
“契约”源于拉丁文,原义为交易;契约精神的核心是自由、平等、守信,这是西方文明社会的主流精神。契约精神强调,任何时候都没有人拥有超脱契约的特权,这是一道难能可贵的“紧箍咒”。如果我们不强调契约精神,就可能看到为官者凭权势压之、为商者用名利诱之、为民者以私心抗之。
美第奇家族的没落
美第奇银行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银行,其扩张时期正值欧洲开始结束蒙昧时期。教廷的触角依然遍布欧洲,教廷从所有基督教地区收取贡金,成千上万金币通过美第奇金融网络汇到梵蒂冈。
然而,1504年,随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到来,美第奇家族便衰败了。这个结局无可避免,因为美第奇家族把自己的命运和教会捆绑在一起,而没有为社会大众提供金融服务。
“钱王”王炽
他在《泰晤士报》、《时代周刊》评选的“19世纪世界百位富豪”中排名第四,也是唯一一位上榜的中国人;他是中国封建社会唯一一位一品红顶商人,他就是“钱王”王炽。
中国第一座水电站、昆明第一家自来水公司、第一家电灯公司是王炽创办的;光绪九年,出资助清兵入越抗法的人是王炽;从法国人手里买回“中国第一条铁路”,也是王炽。李鸿章曾称王炽:“犹如清廷之国库也”。
王炽虽然很懂商业,但他太在乎和清王朝的关系,瞄准清王朝各级官员来放贷,既有公款也有私款。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全国发生大动荡,王炽的“同庆丰”受到了巨大亏损,之前贷给清王朝各级官员的公私款,都无处讨要。“同庆丰”业务因此一落千丈,不得不逐个盘点收庄。
德隆案例
成立银监会后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参与扑灭德隆的火灾。起初德隆在新疆做得很不错,其核心主业有四大类:红(枸杞子、西红柿)、白(长纤维的新疆棉花)、黑(汽车配件)、灰(水泥)。
但后来异想天开,想做很多不在自己核心领域的事情,成立了国际战略投资公司,参股深发展、中青旅、合金投资、北方证券、新世纪金融租赁、东方人寿保险、汇源食品、德宏证券、ST中燕等。德隆迅速滑向一个错综复杂的杂牌金融系统。
后来德隆负债率高企、资金链断裂,火从新疆烧到全国各地。最后人民银行和银监会依法处置,把它了结了。
今天民营机构参与金融,我们由衷欢迎,但不要有这样一个误区:好像国有和民营只有哪一个能搞好,哪一个搞不好;最重要的是,不能把风骨丢掉。
我认为银行家要坚持在商言商,在自己独立、专业判断的基础上,能做的事情尽量去做,而且把它做好;不能做的事情千万别做,必须要有自己的操守。
(此文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