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孝法师现年六十二岁,福建莆田人,自幼出家,20岁受具足戒。现住持浙江温岭法华禅院,是浙江省佛教协会理事,任莆田佛学院特邀讲席。法师深研法华经,数十年来讲学不辍。
法华禅院始建于南宋年间,初名大觉寺,后元蒙战乱,几度荒废。清初当地督抚拨款重建,改法华寺。又废于历代战乱或运动。2005年由通孝法师主持重建。
记者:您曾经在诗歌里说,向佛问茶佛不语,此中富贵无人知。请问茶里面还有富贵吗?这个说法倒是很新鲜。
师父:你现在喝的这茶,有价格,是商店买来的。这天底下有价格的东西,自然就有买卖。有了买卖,就有了牟利的心。在牟利心的驱动下,就会有人因此受穷,因此致富。有人因此富裕,自然会求取名望地位,也就是因富而贵。所以说,茶中自然有富贵了。
记者:但是现在咱们吃的这茶,是我送你的,供养师父的,何来的价格,既然没有价格,也自然没有买卖,没有买卖,也就没有牟利的心。因此这茶里,只有交情,怎么会有富贵呢?
师父:这茶里没有买卖,只有交情。买卖有价,交情无价。这感情的价格,高到极点了。若我是应该供养的佛子,你送我茶,则你种福田,得大福报,未来世界,你因此或者转生帝王将相,或者成就无上菩提,这个富贵不是上天了吗?若我修行不够,受了你的供养,欠一屁股人情债,来世到你家投生为驴马牛骡,辛苦劳作,为你奔忙,这就是折损了我自己的富贵。
记者:您说的道理我有点明白了,但是还不甚了然。世人喝茶,本来是极简单,极普通的事情,怎么会有那么多名堂,还搞出富贵一说呢?请您详细讲讲,富从何来,贵从何来?
师父:茶是生长在泥土里的树木,天下人种它,本来天下人就应该享有它。就像空气、江水、太阳一样,人人有份。但总会有人,运转南北,囤积取利,奔波驱驰,不舍昼夜。最终,这些人成为了大富翁。古人诗云,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这个商人,从江西买茶,用长江运输,直达江浙,或者抵达川陕,最终目的,牟取重利,把老婆孩子扔在家里两年有余。在就是茶里的富了。
记者:您说的诗歌,是唐朝的事情,不能算数。
师父:清朝民国时期,山西商人从武夷山出发,用木船运输到北京,又转用骡马,运送到内蒙古,再换骆驼,转运到俄罗斯,直到欧洲,茶叶经历万里的遥远征途,价钱可以翻十几倍之巨,成就了一代晋商。后来有些商人,囤积普洱老茶,与文人相互呼应,制造声势,哄抬价格,吸引亿万资金入驻,而后瞬间抛售,又成就一批巨富。这也是茶里的富了。
记者:您说的都是买卖的事。买卖有人致富,有人亏损,原来也不足为奇。但茶也不是文凭,也不是血统,也不是权力,怎能和贵扯上关系呢?
师父:长安城里的卖炭翁,心忧炭贱愿天寒。为什么呢?卖炭的人,从来自己是烤不上火的。那些在宽大的华屋里,喝着美酒,烤着木炭,室温如春的人,绝对是不需要自己去伐炭的,甚至从来都不需要买炭。他一招手,不知道有多少人将自己的美丽妻妾拱手奉上,更何况是木炭呢?木炭如此,茶亦同理。古代帝王,将手指一画,天下最好的茶园,就成为御茶园,这茶只供应皇室王族。普通百姓想闻闻茶味,都不可能呢。
记者:您说的这都是古代。现在,哪里有这样的事情。现在的茶,已经和贵没有关系了。
师父:现在的人,也喜欢将手指一画,天下最好的地段,就成了征用的土地,建造高楼广厦,寻常百姓,连看一眼都是奢望,只能乖乖搬走。土地如此,茶亦同理。天下最好的茶园,就成为特供的基地。这茶你有钱,都几乎休想买到。你需有钱,有权,才能喝上。但那喝茶的人,从来是无须买茶的。卖茶的人,都喝不上几口。人家招呼你喝几口,都让你感激涕零,觉得得到天大的面子,遇到了贵人。这就是茶里的贵了。
记者:我听明白了。您的意思,茶里有富贵,原来是这个意思。那我们不妨囤积些好茶,三吨五吨,其中一些,贡献给贵人,我们岂不是又赚了财富,又得了面子,说不定弄个名位,混个出身,岂不是富贵兼得吗?
师父:这些个富贵,只是障眼法而已,算不得真富真贵。说它富,只是纸糊的牛头,烧一烧,安慰游魂穷鬼。说它贵,也只是泥做的龙王,扔到海里,就化为尘浆。茶里有大富贵、大前程、大性灵,不过不足为外人讨论啊。
记者:我不知道这里面竟然还有这么深奥的说法,十分惊奇。请问,茶里如何来的大富贵、大前程、大性灵呢?
师父:人有求富贵的心,才有了富贵的妄想。至于茶,只是个工具摆设罢了。庄子与朋友同行,看见一个歪脖树,朋友感慨,真是一棵没用的树。庄子解释道,如果它有用,早就被砍了拿去做房梁了。正因为它没用,才能够安然无恙地生张在这里,舒服自在,怡然自得。人能想明白这个道理,就知道一杯茶的不易得。曾经有个著名的将军,晚年冤狱,被关押在牢房。他生平又是极爱喝茶的人,一再恳求狱卒一杯茶而不得,只好拿一个碗,伸手在铁窗外,接点屋檐流下的雨水解渴。人走到这个地步才知道一杯茶的好,远胜于毕生的富贵名望,可惜悔之晚矣。这就是茶里的真富贵了。
记者:这就是您说的茶里的大富贵,大前程,大性灵吗?未免失之消极吧?
师父:这是真富贵,不是大富贵。大富贵的爱茶人,有气吞山河的气魄,有包罗天地的雄心,怎么是消极呢?
一杯茶,恭敬地洒在地上,以此感恩亿万年来,以及亿万年后,一切佛祖圣贤,一切父母师长,一切阳光普照,一切江河山川,一切庄稼田园,一切生命成长的缘起,这样的恭敬,何等的庄严宏大。
一杯茶,慷慨地递给在座的朋友,远来的嘉宾,近处的邻居,与你有怨恨、烦恼的人,疲惫的路人,口渴的旅客,凡有缘者,凡无缘者,均得你至诚的布施。这种慷慨供养,又是何等的庄严宏大。
一杯茶,谦卑地给自己斟上,只饮半口,随它凉热,不再理会。为过去的自己,郑重道别。过往的一切过失,全然消除。过往的一切业绩,一概归零。原谅自己,原谅他人,从此包袱放下,身心轻松自在。这种端茶送客,又是何等的庄严宏大。
记者:我已经领会了您的教诲了。原来这茶里,竟然真的有无边的大富贵、大前程、大性灵。既然有这么高妙的好处,请允许我回到北京,找出我存的极品好茶,泡出三杯,分别表达恭敬、布施与原谅,也品一品其中的富贵。
师父:那你就错了。千里之外的极品好茶,不能给你带来富贵,只能给你带来妄想与烦恼。百步之外,就有生灵存灭,瞬间而已。百里之外,就有风云变幻,眨眼而已。更何况是千里之外呢?至于极品好茶,昨天的总统,可能就是明天的囚犯。又从哪里来的极品好茶呢?
记者:那您说,这茶中的富贵,要向何处寻觅?难道不应该精心挑选上好的茶叶,最好的工匠,最甘冽的清泉,最细腻的瓷器,才能衬托这富贵之茶吗?
师父:世界上茶有千千万万杯,那仍是幻觉、妄想。世上只有一杯茶,这茶里果真有大富贵、大前程、大性灵。你若寻觅,无须远行,无须久待,就是眼前这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