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4年2月1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2013,那些推动茶产业的新能量

□ 本报记者 赵光辉

手机端微信平台。
民间茶组织的活动。
重走茶叶之路。

    2013年是中国茶行业充满变化的一年,新形势、新转折、新能量不断出现。年末,在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与多家行业媒体共同讨论确定2013年中国茶业行业十大新闻时,那些推动茶界的新能量引人注目。他们包括茶界的微博、微信新媒体平台,还包括民间的茶组织和活动。由于“十条”所限,这些内容没有进入2013的大盘点,但他们的存在和作用还是引人注目,给人期待。

    数字时代

    中国茶文化传播的新渠道

    21世纪是数字时代,数字网络带来的新文明冲击着各个行业,它极大改变了传统信息的传播方式和理念,提供给人们全新的交流和交往模式。网上论坛、微信聊天、网上购物兴盛并形成新的网络文化和商业奇迹,2013年天猫淘宝“双十一”交易额350亿,手机端交易额为1.025亿,说明互联网(包括已大行其道的移动互联网)成为了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依赖平台。

    面对网络文化,中国茶界借助网络媒体与生俱来的信息传播的综合性、快速性、互动性、多样性和超时空性等特点,为中国茶文化传播和企业营销提供了大好时机。继微博之后,目前最流行的微信成为网络媒体新的主角,其传播力量不可估量,也催生了中国茶界不少知名的微信。2013年末,在广州茶博会上,“小薇@茶”特约之“一片茶叶的蜕变”茶文化论坛的举办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首先是活动的筹备、推广阶段就通过网络形成了良性的互动。据了解,该论坛正式启动后,来自五湖四海的茶友,尤其是年轻人纷纷通过电话、邮件、微信等报名,希望近距离与茶名人一同探讨茶文化内涵。主办方茶搜搜还对报名茶友做了网络调查,并确定了关于茶文化内涵以及其未来创新发展方向的主题。

    其次是活动的举行和传播实现了同步传播和几何分蘖传播。“一片茶叶的蜕变”茶文化论坛邀请中华茶人协会聂景秀副会长、2013《重走茶叶之路》总策划与总指挥胡明方、茶文化复兴计划发起人周重林等嘉宾,围绕云南普洱、雅安藏茶、湖南黑茶等茶文化渊源历史故事做了生动形象的探讨,让茶友们感知,来自同一棵茶树的叶子,可以调制出千变万化的香。从亚洲到非洲,茶在所有适宜的土地上生根繁衍,在不同国度、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的人手中,呈现了无穷无尽的可能性。台上嘉宾与台下观众现场互动交流了传统茶文化内涵及其现代中国茶文化跨界艺术创新发展趋势,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了解茶、喜爱茶。从现场微博、微信同步传播看,效果非常好。加之嘉宾和观众也参与传播,与茶人朋友的分享成为几何分蘖的传播态势。这也启发人们,如果内容足够精彩,个人微博微信的自动传播就是一个巨大的平台。

    自媒体时代

    茶界的民间“新能量”

    正是由于网络时代自媒体的存在和发展,为茶界民间组织提供了平等、高效的传播平台,也帮助其活动能量迅速放大,行业影响与日俱增。

    2013年的行业变换,加之网络新媒体的成熟,共同促成了以“互助共赢、抱团发展”为宗旨的涉茶民间力量的不断涌现,借助新媒体平台弘扬茶文化,激活茶思想,丰富茶营销。

    这其中,2013年以来中国茶行业悄然形成的民间茶组织和活动就引人关注。如华彩传媒发起的“中国茶产业链同盟”、深圳华巨臣公司发起的“中国茶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如个人欧阳道坤发起的“茶企领袖俱乐部”和“茶智业与茶媒体联盟”、泊园茶人张卫华发起的“中华茶馆联盟”、周重林发起的“中国茶业新复兴计划”等,这些组织和个人充分整合各自资源,借助新媒体传播,竭力弘扬传统茶文化,助推中国茶产业发展。

    这些民间组织的一大特点是虚拟与实体并存,通过线上传播、线下活动的结合,通过文化传播与商业运作的结合,将自己策划的活动组织得有声有色。据周重林介绍,他发起的“中国茶业新复兴计划”目前已经向全国扩展。据了解,他通过《茶叶战争》等专业著作的影响,团结了一批志同道合的茶人,很多人以义工的形式参与其中。但无论如何,网络新媒体平台的作用不可或缺。

    《重走茶叶之路》可算是2013年的一大行业亮点,高大的骆驼、长长的驼队将数百年前贯穿中蒙俄的茶叶古道再现在今人面前,赚足了眼球,也极大地张扬了茶叶贸易背后所蕴藏的先民开辟鸿蒙探索未知世界的彪悍精神。胡明方在“一片茶叶的蜕变”茶文化论坛现场回答观众提问时说:这次行动,克服了众多困难,实现了自有文字记录以来骆驼跨过黄河、长江,踏入湘西大地,让许多专家都惊讶,创造了奇迹。所以,重走茶叶之路,既是一场中国茶叶文化的世界传播之旅,也是一次重温历史、感受茶路跋涉精神的行走之旅,而“坚韧不拔、不怕困苦、知难而进、自强不息”的骆驼精神,正是数百年来跋涉于茶叶之路上的中国茶人的人格写照。重走茶叶之路,不仅要将中国茶叶驮向全球,还要向世界传播中国茶文化、中国茶人坚韧不拔的精神。

    不论怎样,2013年那些推动行业前进的新力量、新能量都值得我们关注!值得我们致敬!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