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在偏僻山村,以民风淳朴著称。今年新春回乡过节,没想到几位父老乡亲牢骚满腹。原来,几位老农去年腊月坐车到乡镇领取养老补贴,却被告知到隔壁行政村信贷点领取,第二天走了5里多山路赶到信贷点,发现兼职信贷员有事外出了。跑了两天,没拿到钱,老人心里窝火。
平心而论,把信贷点下沉乡村,覆盖草野,是为了群众取钱方便,是个便民举措。但便民行动却让群众窝火,个中缘由值得思量。如果设置信贷点能够广而告之,那么老农也不必跑到镇上;如果乡镇能告知信贷点联系电话,就能避免空跑一趟。看上去只是细节小事,却蕴含着群众工作的大道理:只有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任何环节都不落下,才能把好事办好,赢得民心。
新春伊始,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将全面铺开,与群众联系更直接、更紧密,涉及的矛盾和问题更具体、更复杂。老乡们的“窝火”提醒我们,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必须做事做到底,用心贴心的服务铺好“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