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3月1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晒晒星巴克的“糗事”

□ 本报记者 赵光辉

    那天,读到一篇文章,叫《偷咖啡的孩子》,故事本身很真实感人,但没有往企业营销上多想。等到最后包袱抖出来的时候,我一下子从感动中清醒过来——这不就是故事营销吗?而且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营销啊!

    故事,是我们这个时代重要的营销手段之一。有营销专家将营销成功的秘诀简化成三部曲:起一个好名字,讲一个感人的故事,做好一个样板市场。一个好的故事既是品牌的内含物质,又是品牌的传播载体。在某些行业,故事几乎无坚不摧。比如在古玩行业,讲故事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级的。一件文物如果没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是无法打动人掏钱的。故事将与产品相关的专业知识、历史背景统统剥离,只用一颗饱含人生风雨世态变幻的心去与你对话。你无法抗拒它的魅力,就如同你无法抗拒文学、音乐、绘画打动你的心灵一样。

    《偷咖啡的孩子》故事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一个贫困家庭在这年的圣诞节近乎断炊,出车祸断腿的父亲失业在家,以酒浇愁。这个家庭的老大孩子想让父亲过一个快乐的圣诞节,就偷了一罐咖啡回来,结果被店主追到了家里,换来一顿暴打。转眼多少年过去了,当年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并且成了一家公司的副总裁。直到有一天,父亲去世了,他在收拾父亲的遗物时发现了一个旧咖啡罐,里面有父亲写的一封信:父亲深为自己不能给孩子带来富裕的生活而自责,他梦想拥有一间咖啡屋,天天为孩子研泡浓香的咖啡该有多好啊!为实现父亲的梦想,他辞去了工作,加入到一家咖啡企业,但由于理念不同,他被迫离开了。实现父亲的梦想成了他最大的动力,他不断为这个梦想融资,积累财富,两年后他将这家公司的股份全部买下,并将它推广到世界各地,这个当年的穷孩子叫舒尔茨,这家公司叫星巴克。

    这个故事把星巴克与美国梦联系起来,更通过家庭、亲情、奋斗、成功等元素让消费者在品尝星巴克咖啡的时候一层层品味出深入心灵、励志隽永的滋味。从这个故事开始,我对星巴克产生了一种全新的情感。我不想对这个故事的真伪做辨别,只想说:这个故事会成为星巴克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并让星巴克乘着故事的翅膀,超越国家、种族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反过来就忍不住想数落中国的茶企:看看你们的品牌故事,不是唐宋的贡茶,就是康乾的御赐,这些泛着霉味的故事千篇一律,这来头很大但与我何干?哪里有半点走进我的心底?在反复咀嚼这些中西方商业故事之后,我醒悟了:故事是与商业营销联系在一起的,自然也就与商业文明血肉相连。比较星巴克与中国茶企的故事,你会明白这是两个时代的故事语法:封建时代的故事讲究门第、出身和历史,想以自身的卓尔不群超凡脱俗。小点说,这恰恰体现了对自身的不自信;大点说,非拆掉不足以建成新的商业文明。资本主义时代的故事讲究平凡、奋斗、成功,已经身家亿万却要把自己的形象拉回到草根阶层,赢得市场的情感共鸣,哪一种更聪明、更有力,应该是不言自明了吧。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