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3月1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全国政协委员、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何一心:
拓宽茶农信贷 铺远行业大路

□ 本报记者 冯斯正

    3月5日,记者在铁道大厦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何一心,拓宽农村融资渠道是他今年的提案之一。何董讲,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民的产权确认和解决贷款难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政策措施,这为今后农村融资难题解决提供了新的政策依据,指明了方向。但目前农村融资难仍是不争的事实。把这一话题具体到茶业贷款,何总发现确实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要定位清楚茶农贷款究竟是为了什么。对于贫困地区的和刚刚起步的茶农而言,贷款主要用于基础生产环节,比如说购买设备、引水灌溉、购买肥料等等,事实上一些偏远地区茶农连树种、肥料都无力购买。生产运行自如的茶农,如果在规模化市场的引导带动下,可以贷款深做茶叶,如生产包含茶提取物的保健品、美容品等一系列链条产品。但是有些富裕的茶农并不需要贷款,而且贷款后他们也并没有把这些钱投入到行业发展,反而用来满足自己的私欲,最终为了还贷炒高茶价,紊乱了正常的茶叶市场。

    针对于信贷机构在茶叶方面的具体行为,何董建议银行因人而贷,因行而贷。前者是要依据申请贷款茶农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借贷以及数目,不能过于盲目地借贷,避免“饿的吃不饱、撑的却浪费”的局面,要真正做到业务惠民。后者则是希望银行在贷款时考虑到各行各业的特殊性,从而制定不同的还款标准。一年一转贷的做法不适应于茶行业,常常是还款日期到了,茶的收成却还没到,这让茶农无钱还贷。何董表示,希望银行可以一次授信、一次评估、多年使用,这样有利于减少茶企和茶农的费用支出。对于有规模且有诚信的贷款方,最好能实行换借据贷款,实现便捷、优质的金融服务,给茶农更多的时间周转资金。

    若要真正惠泽茶农,何董认为还需要政府、领军企业的参与。政府、银行、企业三方合一,出台配套政策措施,承担茶农贷款的风险金并提供技术、市场支持,共同确保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可以顺利实施。目前福建等地已开始实施,但也有金融机构、专家担心存在潜在风险问题,因为土地流转存在不确定性,承包经营权属于无形的,茶作物又有市场、自然灾害等风险,有可能无法收回贷款,这便会影响金融机构放贷积极性。

    因此,何董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深入研究,考虑抵押担保、风险控制、贷款成本控制等多方面因素,最后出台可实施的政策措施,把风险控制到最低程度,让茶农能贷、银行敢贷。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