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已经把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发展提上了议事日程,特别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新时期如何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更好地在“三农”工作全局中发挥优势和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山西省委、省政府对山西省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发展高度重视,省委书记袁纯清批示:“你们提出的贯彻全国总社会议精神的‘三结合’与‘三突出’很好,我以为,供销系统在服务‘三农’中天地广阔,大有文章,大有可为。”面对党和政府的新要求,山西省供销合作社必须以“改造自我、服务农民”、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系为核心要求,以实施“强身健体工程”、“服务规模化工程”和“百企百社千村万店商贸流通工程”为攻坚重点,以深度做好深化改革这篇大文章、加快发展这一大课题、构建服务“三农”这个大平台,最终实现供销合作事业发展大跨越。
坚持“三个并重”
把握“三个结合”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三个并重”和“三个结合”原则,即: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并重,提升服务规模和提高经济效益并重,坚持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并重;把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和谋划长远的发展问题结合起来,把供销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和为“三农”服务的商业模式结合起来,把去掉“官商思想”和换上“市场手掌”结合起来。
供销合作社广大干部职工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信心、勇于担当,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深化改革上来。虽然山西省未被列入总社综合改革的试点省份,但不等于我们可以不改,不等于我们可以晚改,因为早改早受益,晚改就被动,不改没出路。通过改革,要着力解决省供销合作社多年积累沉淀的诸如桥梁纽带的优势发挥不到位、现有体制的政策优势和联合合作优势发挥不到位、市场经营优势和激励创新优势发挥不到位、品牌建设优势发挥不到位、创效能力发挥不到位和改革创新能力发挥不到位,特别是“官商思想”严重,在做政府的“帮手”和“抓手”上,自己的这“一手”还很不足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各级供销合作社要充分依靠当地政府,成立改革领导组,强化组织领导,做好顶层设计,搞好统筹协调。对重点改革任务,要明确时间进度,明确责任主体,建立工作台账,定期督促检查,用改革目标倒逼任务完成。
坚持问题导向
实现社企改造
社有企业是供销合作社赖以生存发展和服务“三农”的根本,是改造自我的主攻方向。要把培育发展大型龙头骨干企业、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和造富能力作为重中之重,下决心办几个大企业、上几个大项目、培育一批经济实力强、发展后劲足的龙头骨干企业。
以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为突破口,切实提高企业创造财富的能力;以品牌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发展一批服务规模化流通现代化龙头企业;以强化经营和精细化管理为突破口,培养一支市场化运作能力强的企业家队伍;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建设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对长远发展具有支撑作用的省级重点项目;以加快资产开发为突破口,实施资源整合、资产盘活工程,通过联合、重组、兼并、项目开发等多种形式,实施效益最大化的资产盘活和资源整合,使企业阵地扩大、效益扩张;以恢复传统业务为突破口,加快振兴果品茶叶、烟花爆竹、废旧物资等老企业老品牌。
凝聚合作能量
激发基层活力
要根据服务现代农业的要求,努力构建经营性服务与公益性服务有机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互协调的农村社会化服务新体系。
加快建设一批发展步伐快的新型基层社。在组织体系上采取合作制、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在服务方式上引入信息化服务、全产业链服务理念;在发展模式上对基础较差的基层社通过资源整合、招商引资等方式加以改造,对实力较强的基层社通过项目扶持带动、拓宽经营手段等途径提升服务能力。要大力推广肖家庄供销合作社的经验,打造一批经济实力强、服务领域广且具有自主经营实体、为农服务载体、合作经济联合体特点的新型基层社。
着力培育一批带动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围绕山西省“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百企千村”的发展战略,通过供销合作社出资参股、业务指导、服务带动等多种方式,大力领办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服务业以及新型领域的各类专业合作社。要开展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的建设活动,通过农民以转包、出租等形式流转承包经营权,发展产权联结、项目带动、强化服务等多种形式的适度经营,加快专业合作社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
联合创建一批标准化高的农村综合服务社。要把基层社改造参与到城镇化建设及土地流转之中以注入更强的生命力。要大力推广太原尖草坪区社的成功经验,主动对接政府相关部门,承接文化娱乐、养老幼教、社会救助等公益服务,探索建立经营性和公益性相结合的可持续服务机制。
大力发展一批影响面广的社团组织。要把社团培训、交流和协调服务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产品抓好,通过举办各类培训活动,培养一批懂法律、善经营、会管理的人才队伍;通过开展政策协调、法律咨询、技术指导等服务,维护农民利益;通过加强经济交流与合作,引导会员企业承接政府购买服务。
探索建立一批管控严、服务活、形式多的农村金融互助合作组织。要抓住难得机遇,找政策、找渠道、找服务,因地制宜、积极试点、规范运作、严控风险,探索建立一批县级贷款担保公司和乡级资金互助服务社。
加大“四网”融合
完善“四网”功能
供销合作社最大的优势在网络,最大的劣势是观念落后,最短缺的是人才。要把网络链、产品链、价值链统一起来,实现优势互补、优势嫁接、优势放大,加快实行“新网工程”“4+1”联合并进模式,即把农资供应和日用消费品销售两个下行网络、农产品购销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两个上行网络,加上“农信通”农村电子商务平台,使5个网络实现资源共享、相互作用、虚实相济、整体推进,真正成为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
制定战略规划,把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做大。要认真研究“4+1”网络在未来几年内要发展到什么程度,网与产品之间、网与网之间、网与企业之间、网与基层社之间、终端的点与点之间如何融合,使小的产品和大的市场有机结合,使大的目标和小的目标有机结合,使产业方向和商业模式有机结合。有条件的还要依托互联网优势,策划整体物流产业链,将物联网等信息技术融入物流业,形成专业化、模块化、集约化的现代物流体系。
持续加固延伸,把经营网络配送和终端服务功能做实。要创新“一店多能、一网多用、多网融合、多品并网”,配送中心要集农资和日用消费品配送、农产品批发交易、物流冷链储运、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等为一体,形成网络中枢和骨干;农村超市要集农资和日用消费品销售以及对偏远乡村的二级配送、农产品精加工、农资科技服务、农机和家电维修、各类业务代办、图书阅览和政策咨询、二手寄卖和“厨房制造”等为一体,形成网络链接和支点;便民店要集农资和日用消费品销售、农产品收购加工、代办各类缴费和充卡业务等为一体,形成网络终端和基础。
打包扩容互补,把网络效益功能做强。要把集聚成的供销合作社的系列产品,通过捆绑打包,相互渗透提升,降低成本风险,提高服务层次,获得最优效益;要确定合理的配送品种、配送流程和配送路线,实现最经济的配送半径,努力形成一个一刻钟便捷购物消费圈、24小时全程高效的服务网络。
加强上下联合,把全省性农村电子商务信息平台做牢。要先选择试点建立一批“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示范站”,引导带动、逐步完成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信息网络。在完善主干、对接终端的同时,大力总结推广长治市社“淘宝好实惠商城”运营经验,建立“网上供销社”,进行网上销售和电子结算。
统一标牌标识,把供销合作社整体形象做亮。无论是自建的、联建的、加盟的,还是门店、物流配送、工作服,都要从视觉标识、行为标识和理念标识各个层面来体现供销合作社的网络特点、特色和特性,让老百姓从视觉上一看到标识就知道是供销合作社的。
山西省供销合作社2014年商品购进总额、销售总额和汇总利润3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要达到25%以上;今后5年要组建15—20个年销售超10亿元、年利润超千万元的龙头企业,其中包括2—3个年销售超100亿元、年利润超亿元的企业集团;培育50个年销售超千万元、年利润超百万元的“肖家庄式”基层供销社;培育100个规模大、农民认可、示范带动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新建100个标准化的农村综合服务社;探索建立12个管控严、服务活、形式多的省市级农村金融合作组织和100个县级农民资金互助社。通过5年的艰苦努力,使全系统销售总额超1000亿元,利润超10亿元,所有者权益超50亿元。
(作者系山西省供销合作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