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5月2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供销社系统发展外贸进出口业务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王国岩

    吉林省供销合作社系统目前有进出口权的企业13家,年进出口额4000万美元左右。尽管有几户企业出口做得比较好,但总体规模不大,出口的产品主要是农字号产品,出口的国家和地区比较窄,出口创汇水平不高,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出口企业规模不大,创汇水平不高,产品附加值较低。二是缺少国外客户,开拓国际市场能力不足。三是缺少外贸业务人才,特别是有客户、有销售渠道的外贸业务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四是出口企业缺乏资金,获得的政策性扶持较少。

    鉴于供销合作社出口企业存在的问题,笔者对全省系统发展外贸进出口业务思考如下。

    加大资金投入,逐步把出口企业做大做强。对供销合作社的出口企业,各级供销合作社要加大资金投入,整合现有的优势资产,逐步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有优势、有条件的企业,要通过多种渠道和措施,采取多种经营方式,吸引企业职工入股,对现有的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把企业利益和职工利益统一起来,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同时,也要加大融资的力度,通过贷款,引进预付款,用信用证打包贷款等方式,解决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逐步把出口企业做大做强。

    积极引进和培养外贸业务人才,广泛寻找国外客户,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到国际市场上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积极引进有客户、有出口渠道、懂外语、懂外贸业务的人才,给予相应的待遇,采取特殊的激励机制调动外贸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要通过岗位练兵,加快外贸人才的培养。可以采取短期进修、以老带新,把人才培养起来。出口企业要积极走出去,大力开拓国际市场,通过到国外参展、参加广州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泛寻找国外客户。在巩固现有出口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欧美、非洲等新型市场,不断扩大产品出口的市场份额。

    采取以内贸养外贸、内外贸并举的方针,把出口企业做大。供销合作社的出口企业原来都是从事内贸业务,做内贸比较熟悉,得心应手。在现阶段出口形势不太乐观的情况,要坚持以内贸养外贸,内外贸共同发展的方针,不要把内贸丢掉,内贸可以为出口提供货源,外贸为内贸寻找销路。树立以内贸养家,以外贸发家的思想。以内贸促外贸,内外贸共同发展。不要搞单打一,使内外贸业务优势互补,这样既利于企业的发展,又可以减少受国际市场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带来的风险。

    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提升出口企业发展水平和能力。随着出口企业的不断发展,发展电子商务已摆在各个出口企业面前。建立企业网站、网上开店、网上下单和交易,是扩大出口贸易、寻找国外客户行之有效的手段。企业经营方式创新是企业生命力所在,在做好传统出口贸易的同时,一定要发展新兴的经营业态,创新思路和方法,使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永远处于领先地位。

    加强与国际合作社的交流与合作,拓展业务经营领域。各出口企业应该走出去,加强与国际合作社的交流与合作,开展国际贸易,充分利用国际合作社这个大舞台,发展我国合作社的出口贸易,互惠共赢,共同发展。借助于国际合作社平台,根据国外合作社需求,不断拓展自己的经营领域。吉林省农业生产资料公司与韩国农协的合资合作的农资物流园项目已进入了实质性阶段。

    加强出口产品基地建设,发展深加工企业,不断增加出口创汇附加值。对供销合作社的出口企业来讲,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加强出口商品基地建设。要想扩大出口,使出口有源源不断的高质量货源,就一定要有自己的商品出口基地。在建立商品基地的同时,还要大力发展深加工企业,不断增加出口创汇附加值,不能再搞那些原粮等原字号产品出口。例如,敦化长白林海食品有限公司将大豆进行深加工,与荷兰有机食品有限公司共同建立有机豆粕粉加工厂,年生产大豆粉2万吨,产品出口到欧盟,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单位:吉林省供销合作社)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