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5月2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别陈公
——为陈文华先生回家而作

    高崎外,

    海桥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轻拂曲声颤,

    残阳隐海边。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人世难测是悲欢,

    皇菊已满山。

    浪屿外,

    海礁边,

    芳草碧连天。

    陈公此去几时还,

    杯中菊影残。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啜菊已行远,

    今宵别梦寒。

    茶人楷模陈教授文华先生,前日在大庆茶途突然病故,昨日傍晚,高崎机场迎来先生归家。特以李叔同《送别》原诗,改成新词,用以表崇敬之心。                        

    ——郑纯辉和弟子慕容磊


 

    有好些日子没有见到您了,没想到这竟成为永别!噩耗传来,我在数千张照片中找寻您往昔的身影,点点滴滴涌上心头。您是我此生最崇敬的真正的茶人,是江西茶界引以为豪的专家,是中国茶文化界的一面旗帜!今天您离开了我们,您可知诸多中国茶人之心痛?江西茶人之心碎?晓起的菊花在呼唤您,赣鄱大地在等待您,祈祷您乘愿再来。

    ——张卫华


 

    从1997年与陈文华教授相识,一直被他对中国茶文化事业的贡献而感动和引领着。陈老之于我,亦师亦友。其农业考古对我文章的发表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他用实实在在对茶文化事业的贡献感召着千千万万如我一样的茶界晚辈们。其科学精神、茶人精神以及躬身实践精神都是我一直珍视的能量。闻讯陈老仙逝,悲痛无以表达。为陈老祈愿,愿他一路走好!

    ——王琼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