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4年5月2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传统超市与电商龟兔赛跑

蔡捷

    在零售业内部,一种共识是,生鲜食品是驱动整体卖场的灵魂,是超市经营的命脉,是商场集客力的重要来源,是门店吸引来客数的重要因素。

    更重要的是生鲜业务高毛利、强聚客力,已经成了各大卖场的经营焦点。近年来,沃尔玛、永辉、大润发等也逐步探索在生鲜业务上发力。

    但实际上,被传统零售业当做攒客法宝的生鲜食品,已经被电商瞄上了。已经有很多年轻人表示,“不去超市买水果已久”,以后,随着“冷鲜”快递服务的完善,很多新鲜肉类也会通过电商采购。而电商们也在积极探索更符合现代人消费习惯的经营模式,比如生鲜产品已经从单纯的网购发展成为预售到周期购,不断细化内容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也就是说,传统超市转型还在慢慢摸索时,电商已经大步向前了,想到了就去做,在进度的不对等上,传统超市的优越感可能已经在解构当中。

    因此,传统超市在这场对弈中,一直觉得体验以及新鲜的食材供应是电商难以撼动的领域,因此为了揽客甚至直接打生鲜牌、体验牌。

    但是随着消费者习惯的逐渐改变,这样的局面正被时间所瓦解,生鲜产品已经从单纯的网购发展成为预售。生鲜类产品使用最多的就是预售,通过提前订单,销售方可以按供应配送,掌握库存成本以及损耗,中间环节的减少,让消费者能获得最新鲜以及性价比最优的产品,这一模式已经越来越成熟。

    可见,电商通过不断细化内容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传统超市这边,除了尝试扩大生鲜卖场的面积外,还真没有什么实质的行动面对呼啸而来的竞争。

    有报告称,2012~2025年,中国冷链食品需求将从2.0亿吨增长到4.5亿吨,年复合增速18.8%。

    所以,面对巨大的市场,根本不用20年,也许就三五年时间,当生鲜领域的市场被电商大力开发,传统超市转型所需要的成本会更大,而这个赛跑的倒计时早已开始。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