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链条难以平衡
俯首看,家居建材的工业革命最大成功就是建立起专业化分销体系,由于家居建材产品属于高度集成产品,它必须依靠专业化的分工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但这无疑和电商的本质是形成冲突的。
家居行业有一条众所周知的潜规则:企业与经销商为了更好地生存发展必须和一些装饰公司和设计师之间形成了一条相对固定的灰色利益链条,甚至设计师不是靠设计水平和设计作品来盈利,而是靠吃回扣获利。但电商的发展开始逐步打破“从厂家到经销商,从经销商到分销商,从分销商到装饰公司,从装饰公司到设计师,从设计师到消费者”的这种多层次工业化局面,让厂家直接对接客户。
因此,家居企业电商最大的目标就是为了更好地直控终端。厂家经营的是心智品牌,经销商经营的是变现品牌。过去,厂家需要经销商进行跑马圈地,但现在厂商需要利用电商直控终端,必定会在利益分配上与经销商形成利益纠纷。
最后一公里谁来负责
从目前电商物流配送的情况来看,家居建材商品很难享受到日渐升温的电商热潮带来的甜头。究其原因,主要在两个方面:第一是运输问题,由于家居建材属于大件货品,不能走一般的快递公司,但专做家居建材大型物件的物流不多;第二是国内消费者还是延续着家具配送、安装一步到位的消费习惯,“双11”退款率高是因为接单过载,物流跟不上,消费者等不及就申请退款。
鼠标体验or用手体验
就家居商品消费来说,电商与传统家居卖场相比,在售前阶段,最大的差距是体验。在电商领域,都戏称电商其实就是“卖一句话和一张图”,在实体店买东西,可以摸、可以试,但在线上却只能看。一个衣柜买回来组装好了,放了3个月发现里面异味很浓,睡觉不舒服,该不该退货?退货的话,物流费是消费者给还是厂家出?家居类产品不同于一般的消费品,它与体验感密切相关,体验感的缺失将是众多“触电”家居企业必须直面的又一大困境。
平台电商or自建电商
现阶段家居电商失败的最大原因是管理问题。以家居厂商为例,要做电商,无非是三个途径:一是到目前知名电商平台去开网店,即平台电商;二是自建电商,即自己搭建平台,运营垂直电商;第三种途径就是平台电商+自建电商。
最近几年,各种版本的家居电商沉浮录,让家居行业的大佬们明白了一个道理:模式再美,也不如执行关键。在一百个经销商中,也许找不到10个可以熟练把自家产品上传到电商平台,对于这样的商户,如何向他们诠释好电商运营工作,对于普遍缺乏电商管理经验的家居建材职业经理人团队的厂商来说,无疑是面临的极大挑战。
找专业的第三方代运营公司,尽管他们对平台电商的规则摸得一清二楚,但是面对家居建材的产品工艺复杂与卖点包装的诠释难题,不是靠一本产品培训手册和一张图片能够解决的。
聘请高级电商人才回来,自己做平台,自己导流量,但因没有多年足够的数据支持,结果烧钱过多,半路夭折。不管是B2C模式还是O2O模式,哪个模式都必须拥有一支专业的管理团队,能将模式转化为行动,从理念到执行才是决定家居电商成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