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4年5月3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零售要遵三“畏”

□ 方地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言。零售业也应有三畏,畏自然、畏顾客感观、畏公序良俗。零售的发展,就是在这“畏”中不断地探索和求证。

    “畏自然”,服装从迎季、应季到反季,夏天的西瓜秋天的梨,春天的青菜冬天的萝卜,五月婚庆的家电大促,一年长青的黄金珠宝。商品不言,却把季节看分明。

    古时候,不辞艰辛的商人,走了丝绸之路,趟了茶马古道,从春走到冬,贩了茶叶瓷器换了草药毛皮,无一不是揣着对自然的崇敬和畏惧,怀着感恩之心,一步一个脚印,虔诚走在路上。尽管所谓“士农工商”,商贾一直被士子们所不耻,但他们依然用生命和鲜血捍卫着“商”的尊严,捍卫着自然法则赋予的无上恩赐,用行走和交易把繁荣、幸福之花开满一路。

    “畏顾客感观”,古时交易中,商贾们往往称呼买家为——客官。既点名了身份,又凸显了地位。首先是客人和销售的对象,同时又是赐予衣食、照顾生计的人,要像官一样的予以尊敬。“客官”这一富有中国智慧的称呼,比之现代管理学中的“上帝”观点要形象、贴切、强大许多。中国的官,自古驭百姓、掌刑责、断是非,五千年中华文化,同时也是血泪斑斑的官本位发展史,客人既是官,官来照顾生意,就必须要有对待官的自觉性,要在提供正常诚信交易的基础上,更多地给给予其尊崇感,由这种态度而产生的待遇,应该会比当下的VIP、SIP强上许多。

    当简单的买卖交易上升到尊崇的礼遇层面,忠诚度和美誉度肯定就予取予夺,顾客黏性也自然提升,消费体验就无比强大。对顾客观感如果真的“畏”过,就一定会感受到顾客对我们深深的失望和曾经殷殷的期望。

    “畏公序良俗”,零售在做营销的时候,想尽办法,绞尽脑汁,有节必做,没节造节,一年营销活动50余个,累得狗刨兔子喘。其实让营销喘口气,也是给顾客喘口气。假日经济的威力,不仅仅是喘口气这么简单。其实,裸奔的假日促销坚挺地告诉营销者,公序良俗是约定俗成的营销,小长假带来的涌动休闲人潮,完胜声嘶力竭促销营造出来的浮躁群体。懂得才知道珍惜,珍惜才知道可贵,可贵才知道敬畏,对于公序良俗的尊重是一个人,一个团队,一个企业,对基本道德的礼敬和坚守,也是不断行走天地间营造和谐社会的不二法则。

    所以,零售深呼吸之后平复浮躁,懂得敬畏,心怀感恩,才能继续向前。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