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店长抱怨,没有顾客进店或客流极少,包括很多零售商也都这样抱怨,仿佛销售业绩不好全是因为客流少的原因。事实上,零售业应该思考的是,店铺没有顾客时,自己在做什么。
销售通常有三种状态:推销,找顾客、把产品卖给顾客;营销,让顾客主动来找你;等销,守在店里等顾客上门。
而店员或导购促销员常常有五种抱怨。第一,怪活动,销售不好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促销活动或折扣。导购喜欢促销,喜欢人山人海的到店,这样不需要任何销售技巧和努力,业绩蹭蹭地往上蹿就最的了。
但是很多品牌,全年不促销或不低于九折销售,且不论是开业还是节假日。这样做不但找到了解决压货销售的办法,还能让顾客更加忠诚。促销活动是毒药,是自杀,用一次就伤品牌一次,一般情况下不要常用。
促销活动除了对品牌本身会产生负面影响以外,对员工也会产生影响,让员工只会卖自己喜欢的款,没有活动就不会卖货。
第二,怪顾客。自己却不去做任何动作吸引顾客进店。大多数店员都是等候在店里,等待顾客上门。如果店铺几个小时都没有人进来,导购并不是想办法吸引顾客进店,而是会来一句:“今天人怎么这么少啊?”
第三,怪天气。天气不好、或气温与产品不符,都成了借口。
第四,怪薪水。很多导购上班时间内心很空虚,不是为自己内心的热爱而工作,而是为薪水不得不工作。他们常常说,拿这么点薪水,要做那么多事情,凭什么呀?他没想到,薪水来自于辛勤的劳动,来自于对顾客良好的服务,而不是老板发的。
最后,老板不好。这样怪来怪去,最后就怪老板,老板什么都不好,店铺也什么都不好,辞职算了。没想到换了一个地方,状况还是没有改变,仿佛全天下老板都不好。
那么,淡场时间我们应该做什么呢?其实,淡场管理无外乎练习搭配、把新款产品发微信或电话邀约VIP、做创新陈列等待。可能很多店铺都有相关的要求。可是,为什么要求了却没有效果呢?大家对照一下,是不是有一下几点:
1.要求没有量化(例如服装店可要求员工将新款拍照后发微信给VIP,应该是每天每人发3套新款搭配照片给VIP,而电话邀约应该是每天每人打10个VIP电话);
2.可执行、勤监督。要求之后,是否有相关的规范和监督?有没有奖罚措施?如果执行有问题是不是要承担相关责任?是不是每个人员都熟练掌握?这些问题都要解决好。
3.是否有时限(如每天中午12点前完成什么事情)。
按照以上标准,门店重新梳理一下淡场管理标准,并把没想事情,都确定一个明确的时间节点,按照时间进度去完成。梳理之后要做的就是不断监督以至形成习惯。
记住,管理公司和店铺的那个所有的制度、规范和流程形成习惯前,所有的学习、培训等都等于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