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西省运城市供销合作社以“创大业,争一流,办实事”的精神,狠抓六大工程落实,一是社企发展的根本工程,二是项目建设的生命工程,三是“新网工程”的品牌工程,四是物流配送的实力工程,五是合作组织的提升工程,六是基层工作的基础工程,主要经济指标连续3年实现高位增长,2013年销售总额46.74亿元,利润总额1782万元,同比增长25.8%和62.6%,利润总额增幅全省第一,实现了“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大变样”的发展目标。
拧住难点求突破
一是坚持机关学习,提高理论素质。运城市社制定了学习制度,完善了奖惩机制,坚持不懈地开展每周一次集中学习,每月一篇心得体会,每人一本学习笔记的“三个一”活动。经过几年的学习,大家深刻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由“要我学”转变为“自觉学”的新风气,人均学习笔记超过3万字,最多达5万字,总计100万字以上,撰写心得体会300余篇。坚持每年对学习模范表彰奖励,通过各种考核机制,干部职工的素养明显提升,工作执行力显著提高,共吸纳27名优秀年轻同志成为党的新鲜血液,新提拔6名年轻同志为科级干部,激发了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
二是坚持作风建设,锻造干部队伍。机关作风是事业成败的关键。运城市社加强作风建设,通过开展升国旗仪式、参观堆云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庆“七一”建党纪念日主题活动和“把事情做到最好”演讲比赛、学习笔记展评等形式,点燃了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形成了“班子团结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队伍和谐得像家人一样包容,作风严谨得像链条一样契合”,连续两年班子和机关人员的年终考核都取得了全优的成绩。2012年获得运城市委市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的称号和奖励,极大地提升了供销合作社在政府的地位和在社会的形象。
扭住重点强推进
一是强力推进“新网工程”建设,提升运营质量。运城市社以加大日用品配送和废旧商品回收利用体系为主,推进五大网络快速协调发展,共建立和完善各类配送(购销)中心58个,各类经营网点5498个,全系统3198家便民店中有100家单店年销售额突破100万元。全市系统以建设“四有”(有特点、有规模、有实力、有市场)配送中心为目标,立足特色做文章。河津“新网工程”配送中心与东北等企业合作搞特许经营;新绛蔬菜成功打入香港市场;夏县盐业公司配送农副产品覆盖全县所有的寄宿制学校;永济农资进入全国农资500强。
二是强力推进社有企业发展,夯实供销经济。运城市社坚持按照“1231”改制原则(一个保证:职工利益要保证;两个必须:能恢复不破产,能合作不出让;三个不能丢:企业牌子不能丢,传统业务不能丢,经营阵地不能丢;一个拓展:新兴业务要拓展)全面进行社企改制,2013年全系统社有企业的改制率达到30%以上,做到了改制一个,成功一个。特别是市直“113”五大工程(一改制一园区三基地)进展顺利,市直八大企业进行了全面改制;以林洋公司为平台的黄河物流园项目已完成工程量的50%,预计年增加收入3000万元;以土产公司为平台的烟花爆竹储备基地已投入使用,年增加收入500万元;以再资公司为平台的再生资源基地项目正在全力推进;以果品公司为平台的农副产品基地正在积极洽谈中。
三是强力推进基层基础建设,完善服务体系。运城市社通过恢复基层社功能、招商引资、政府支持等方式,不断完善基层服务体系。2011年提出“全面恢复基层空白社”的目标,共投入5000万元恢复基层空白社20个,占空白社总数的55%。2013年全市共招商引资10.5亿元,储备项目35个。临猗、平陆等县加大对基层社门店的改造和重建,70%的基层社实现了“当年改造,当年收益”。永济“农合联”创新开展“供销社+信用社+合作社”的“三社联动”活动为会员架桥铺路,协调信用社为10家成员授信并发放信用贷款共计1500万元。闻喜县率先出台了2013[15]号文件,为供销合作社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及多类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供了政策支持。
咬住落实不放松
运城市社牢固树立“落实就是竞争力”的理念,抓住工作不放,咬住落实不松,坚持一年抓一件事,一年干成一件事,一年干好一件事,实现了四个“一流”的成绩。
一是打造全国一流的烟花爆竹储备基地。市社结合运城实际筹建了鸿福海烟花爆竹基地,2012年竣工。共有A级库两座,B级库两座,C级库9座,建筑面积达1万平方米,年增加收入500万元。
二是打造华北一流的再生资源基地。运城市社筹备建设总投资20亿元(一期投资5亿元)、占地1000亩的再生资源基地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该基地一、二期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0亿元,利税3亿元;三期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90多亿元,利税10亿元。
三是打造全省一流的农村合作组织。运城市社于2013年9月实现了市、县两级“农合联”全覆盖,共新建、规范和完善农民合作社801个、农民经纪人协会和行业协会57个,带动农户5万户,年助农增收5亿元。“农合联”为会员单位提供项目扶持、资金争取、培训服务、学习交流等多方位活动,对330万农民的农产品增收和农产品流通提供有效帮助,成为广大农民经验交流的阵地、产品介绍的窗口、经营服务的帮手、产销对接的桥梁、服务“三农”的平台。
四是打造全市一流的综合服务大楼。市社建设的总投资3000万元,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的全省一流的综合服务大楼2013年6月投入使用,大大提升了供销合作社的形象,改善了办公条件,为供销合作社服务“三农”提供了新平台,标志着运城市供销合作事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山西省运城市供销合作社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