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7月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全国油菜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27.2%


日前,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15万亩油菜已全面进入成熟期,当地农民抓住晴好天气开始抢收。图为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石子镇龙安村农民正在抢收油菜。 兰自涛 摄 (cnsphoto 供图)

    “过去收割油菜,累一天,一个人也就收一亩地。有了收割机,十几分钟就能收获一亩地。”湖北省公安县夹竹园镇万亩油菜示范区,专家在向现场的村民们讲解机械化收获油菜的好处。全程机械化种植油菜,种、管、收各环节只需3种机械总共进行3次作业。而且,机械播种时融合了密度调控、缓控释肥技术,机械收获时融合了秸秆快速腐解技术。

    国家油菜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科院油料所所长王汉中算了一笔账:传统油菜生产是人工直播种植模式,种子、农药、肥料等物化成本每亩约185元,人工成本以用10个工、每个工80元计算,每亩约800元,种植一亩油菜总生产成本约985元;按传统生产的高产水平计算,每亩产油菜籽360斤,每斤菜籽2.5元,种一亩油菜收入900元;扣除成本,农民每亩还亏损85元。

    据统计,全国油菜种植面积约为1.1亿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27.2%,远低于主要粮食作物。长江流域是我国油菜主产区,常年种植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85%。由于目前油菜种植品种、模式不一,机械化生产相对滞后,用工量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种植意愿。

    2012年,农业部将油菜纳入到粮食增产模式攻关计划,与水稻等粮食作物一起,统一部署了增产模式攻关。紧接着,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专门安排了“油菜增产综合技术生产模式研究”课题。农科院油料所选育出的中双11号,是世界首个高含油量、强抗裂角、高抗倒伏的双低油菜品种,也是最适合机械化生产的品种。

    王汉中说,针对机械化程度低导致生产效益低、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的瓶颈,油料所联合全国油菜科研优势单位,建立了油菜全程机械化高效生产模式,集成融合了品种、机械装备、植保、土壤肥料、栽培等5大领域的9项关键技术。目前,在全国已建立了5个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

    “国内外实践表明,油菜机械化生产是扩大油菜种植面积的必然要求。”华中农业大学廖庆喜教授认为,根据油菜生产特点,油菜种植应以机械化精量直播技术为主,采用油菜精量联合直播机械能一次性完成油菜种植的开畦沟、旋耕、灭茬、精量播种、施肥、覆土等多个作业环节,可实现省种、省肥、省工、省时,节本增效明显。

    据悉,采用全程机械化高效生产模式后,菜籽实际亩产可达420斤,中双11号菜籽含油量达49%,收购价格比一般品种高10%以上,按收购价每斤2.75元计算,每亩油菜收入1155元。扣除机械、种子、农药、肥料等物化成本每亩约425元、清沟排渍每亩人工投入60元,亩纯收益约670元,比传统种植方式增加收益约755元。

    (张 雪)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