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7月1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合作社转轨 变“本地销售”为“地产地销”


 

    “绿壳鸡蛋的售价每枚三元左右,运费平均下来每枚也就两毛钱。”不久前,重庆市黔江区回归种养殖股份合作社总经理刘冰松向记者介绍时表示,借助长途客运车对重庆市及周边进行鸡蛋配送,由客户到所在地附近的客运站自行取货的这种做法,使合作社每年的物流成本都控制在收入的5%左右。由于客户距离客运站距离都不远,并且客运车到站基本是固定时间,因此客户提取鸡蛋相对容易并没有造成太多不便。有业内人士指出,回归种养殖股份合作社之所以敢利用非专业物流车辆的客车进行易碎鸡蛋的配送主要原因在于距离近。

    回归种养殖股份合作社这种销售和物流方式并非刻意设计,它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自然产物,一般被称为“本地销售”。由于生产规模、资金规模等方面的限制,大部分合作社的产品无法做到全国范围的销售,所以他们只能在当地进行买卖。可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因为运输距离近,所以它们的物流方式也相对灵活,成本也较低。可以说“本地销售”模式虽然是我国合作社发展瓶颈的产物,但如果提升其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就能把“本地销售”变为“地产地销”从而变瓶颈为合作社发展的一个机遇。如果抓住这个机遇并加以发展利用,未来这种变革将给合作社带来可观的收益。合作社的“地产地销”模式的发展未来有可能会成为我国农产品市场销售的主要形式,并呈现出一种“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景象。

    困难造就了“地产地销”

    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由于农产品生产规模小,物流成本高,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造成合作社经常遇见销路不畅、外销成本高等外销困难的现象,大部分农产品只能在当地销售。另外,由于各地居民对农产品质量认识的不同,很多合作社虽然有好的产品,但由于当地人不懂营销,所以常常卖不了好价钱。种种困难逼迫着合作社向着“地产地销”的模式发展,以规避外销困难,降低物流成本,拓展销售模式,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增强合作社在当地的竞争力。

    从日本“地产地销”看我国

    日本是较早开展“地产地销”的国家。在日本,标明了“地产地销”的食品,就说明这是本地的独有风味,也是最新鲜的。日本的“地产地销”已经从单纯的降低物流成本转变到重视自身的饮食健康,强调农产品的安全和农产品的新鲜度,可见,“本地”“绿色”“新鲜”就是“地产地销”的核心理念和品牌。总之,“地产地销”可以鼓励消费者尽可能消费当地或邻近产地的农产品,这样既有利于保持食品的新鲜度,又能节约运输费用,减少能源消耗。

    我国“地产地销”现阶段还处于萌芽状态,由于我国不少地区耕地较分散,无法大面积机械化作业。这一情况虽不利于集散和长距离运输,但比较适合“地产地销”模式。例如,城市周边耕地中的新鲜蔬菜直供城市居民需求,现阶段其能够做到降低物流成本的作用。但是由于技术基础和认识程度的差距,虽然合作社能够给当地居民提供相对新鲜的蔬菜水果,但还无法像日本那样做到优质的配送服务。如果合作社想要真正发展“地产地销”的销售模式,还需要加强电商、配送和产品质量方面的建设。

(贾亮)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