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农信社的经营发展越来越受到公众关注,时常形成舆情热点。舆情危机如果处置不力,极小的负面消息就可能因“蝴蝶效应”而放大,使农信社的声誉和形象受到严重损害。
强化危机意识,加强舆情监控。首先,树立舆情危机意识。农信社要进一步提高舆情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增强大局意识、政治意识、阵地意识和责任意识,真正从思想上重视起来,将舆情工作作为金融机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对待、切实抓好。其次,加强负面舆情监控。第一时间掌握涉及企业的负面舆情是处理应对工作的基础,尤其是现今发达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使舆情的传播加快了速度,农信社要利用信息技术,来加强对负面舆情的监控。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第一,做好舆情应对处理领导工作。农信社应成立舆情应对处理领导小组,明确具体分工与职责,高度重视舆情工作,组织和部署各网点要以开放、积极的态度,坚持以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导向正确的原则,做好舆情工作,把舆情工作作为为人民群众服务,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改善金融服务,增强风险管理能力的重要工作之一,主动有效地防范和应对舆情事件,避免负面舆情升级甚至损害单位声誉。第二,逐步健全舆情应对工作组织体系。农信社要成立舆情应对处理小组,负责各业务条线的舆情监测工作,动员员工积极搜集调查传播源头和路径;掌握舆情传播范围,对舆论态度、评论、诉求有全方面充分认识,发现舆情第一时间上报。第三,形成舆情处理应急预案。在重大舆情事件或可能引发重大舆情事件的行为和事件发生后,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拟定应对措施。
把握舆论规律,及时科学化解。首先,抢占及时回应先机。在第一时间监测到舆情的前提下,要抢占及时回应的黄金先机,不回避、不拖延、不包庇,在负面舆情形成阶段,敢于主动向公众澄清事实。同时,建立专门的网评队伍。在发现负面舆情时,第一时间启动网评队伍力量,与正面宣传、新闻引导相结合,形成合力,共同应对负面舆情。
加强媒体沟通,树立良好形象。农信社要经常对负面舆情案例进行反思,并做出系统性的规划,便于今后有的放矢控制舆情。加强与媒体的合作与沟通,对业务特点、经营业绩、对地方经济的贡献度等宣传报道,提高公共形象。与此同时,要培训舆情信息工作人员,不断提高他们把握政策的能力,以及对“大局、大事、大势”的分析判断能力,从而提升舆情信息工作队伍的业务水平,更好地为经营管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