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7月2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新理念 多途径 创新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
——宁夏回族自治区供销合作社发展纪实

    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供销合作社系统顺应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变化,各市县供销合作社结合各自实际坚持走开放办社之路,坚持“三个打破”理念(打破行政地域界限,打破所有制界限,打破身份界限),采取“三多一活” 建设途径(形式多样、成份多种、产权多元、方式灵活),加快发展。在综合改革过程中多方面创新、多途径施力,取得了瞩目的成绩。

    创新一 新理念新机制重构基层社

    一是通过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改造提升了一批新型基层社。围绕宁夏特色优势产业开发,创新发展了一批“有专业合作社组织、有注册公司、有产业基地、有基层社阵地”的“四有型”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彭阳县红河、西吉县田坪、泾源县新民等基层社,利用基层社改造建设了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利用原有阵地引领建设了一批综合服务社,通过综合服务社改造,为当地农民提供农资、日用消费品、农机具维修、农业信息、医疗卫生等综合服务,发挥了新型基层社的综合服务功能。

    二是通过开放办社联合重组了一批新型基层社。集聚社会精英,吸纳农民经纪人、种养大户等社会能人,加盟改造基层社。通过打包托管、先破后改、推倒重组等方式,先后改造了盐池县高沙窝供销社、麻黄山供销社、中卫市永康供销社等22个基层社;对曾一度扭亏无望、资不抵债、且又找不到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基层社,有条件实行股份制改造的,实行了股份合作经营。如青铜峡市叶盛供销社、峡口供销社,通过吸纳社会资金,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造,成立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股份制企业,打造“基层社+企业”的新体制,增强了控制力。目前,由市、县供销社直接参股改造基层社94个,其中,控股61个,占总数的65%。通过开放办社,全系统已经吸纳5名农民经纪人担任县联社副主任,17人担任基层社主任、副主任。永宁县的每个基层社都吸纳了1名社会能人担任基层社副主任。

    三是通过“抢滩建”、“补空白”,新建新立了一批新型基层社。抓住小城镇建设、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生态移民区建设,及时跟进,抢滩布局,在吴忠市同利、孙家滩、盐池县惠安堡等移民搬迁村和“塞上农民新居”,新建了45个综合服务社(中心);针对贺兰县等没有基层社建制的乡镇,贺兰县桂南果蔬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合作社改造基层社,新建了银川市潘杨锦旺供销合作社等全新体制机制的新型基层社,新型基层社的职能和作用得到了较好发挥,填补空白乡镇的服务“盲区”,担当起服务“三农”的重任。

    创新二 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随着全区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围绕同一种产业和产品发展起来的合作社虽然专业性强,但普遍存在规模小、合力弱、自我服务能力与市场竞争力低下等缺陷。顺应产业发展要求与实践探索创新,宁夏区社系统引领发展了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使专业合作社的发育层次与服务功能得到了提升优化。宁夏灵汉渔业联合社带动1200多个养殖大户从事全产业链的经营服务活动,近年来已经迅速发展成农、科、贸、产、加、销为一体的渔产业合作经济组织,为成员社提供水产养殖、饲料生产、渔需物资供应、水产品营销等系列化服务。目前,联合社在宁夏、甘肃、内蒙、青海、拉萨等省区市建立了20多家水产品销售配送中心,年产鲜鱼2.5万吨,产值2.2亿元,渔农年人均收入达到万元以上;灵武市利农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由 9个专业合作社组成。以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为平台,为成员社3000多社员提供植保、配方施肥、农机、贷款担保、农业保险和科技培训等服务。联合社瞄准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为服务对象,整合各专业社的优势资源,提供专业化、系列化、社会化服务,取得良好效果。去年,作物统防统治面积达5.3万亩,为合作社社员节本70余万元。

    积极推进标准化示范生产

    为了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宁夏区社系统在引领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同时,注重基地建设,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创新了供销合作社经营服务机制。各市县供销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基地”、“公司+合作社+基地”、“产地市场+合作社+基地”等产业化经营模式,引导社属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民经纪人协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推动了产业化、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彭阳县社引进西安恒润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建设了彭阳县红河乡千亩蔬菜示范园区,组织引导农民开展规模化的设施农业生产,实现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的产业化经营。同时与县农科局、红河乡政府等部门通力合作,以土地流转、产加销无缝对接、工厂化生产的形式,成功探索了“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产业化模式。聘请技术专家2人常驻园区指导,园区引进23个新品种,试种成功20个品种。惠农区社通过土地流转和土地开发整理,建设了惠农区禾旺种植专业合作社、惠农区耕青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惠农区黄河谷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建设水产面积300多亩,发展蔬菜、小麦、玉米标准化种植基地1万亩,小麦种植示范区被农业部评为“万亩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片”。全区供销合作社领办的500多个专业合作社,建立特色产业基地15.4万亩,推进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带动农民推进标准化生产,促进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

    注重培育发展新型流通主体

    宁夏各市、县供销合作社把培育和发展市场主体作为流通网络建设的关键环节来抓。一是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人才、网络资源优势,鼓励和支持基层社大力开展农产品购销传统业务,通过网络“一网多用”,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彭阳县社按照“政府引导、供销社主导、流通组织主体、市场化运作”机制,通过“五手齐抓”(抓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合作社建设,抓产销对接,抓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抓联合合作,抓服务),动员社属企业、基层社联合带领农产品经纪人,积极投身农产品营销工作中,促进了设施农业快速发展。二是大力培育和发展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发展“农合会”、农产品经纪人协会和专业合作社,推进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和产业化经营。吴忠市社把“农合会”打造成了 “八个平台”(信息服务平台、品牌宣传平台、教育培训平台、参与市场大流通的平台、反映行业诉求的平台、内引外联争资融资的平台、组织农民示范带动的平台和开放办社引进人才的平台),促进全市合作经济快速发展。三是加强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建设。各市县举办初、中级农产品经纪人培训班,并选拔优秀农产品经纪人参加全区农产品经纪人高级培训班。截至2012年底,各市、县供销合作社累计培训农产品经纪人2万多人,发展农民经纪人5.8万人,辐射带动农户占全区农户总数的35%,每年销售农副产品60多亿元,帮助农民增加收入20多亿元。

(宁夏回族自治区供销合作指导处供稿)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