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国外的水果店工作过6年,曾打算开水果店,跟老板开了3家新店,特此分享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要记住客人不是你的上帝,而是你的邻居。
选址
水果店不一定要开在繁华的区域,首先是性价比。水果是日常消费品,消费群体更主要的是做饭的大叔大妈,所以开店的选址应该是靠近居民住宅区,或者比较大的公交车站,如果是一线城市,最好附近有停车场。当然,最好避开竞争对手,如果附近有肉铺、水产店更好,方便顾客一站式购齐食物。
进货
每个城市的水果批发市场都各有特点,这点很难一概而论。但有几点是通用的。进货人的选择非常非常重要,水果容易腐烂,好坏有时候差非常多。找一个老实靠谱、在批发市场做过的人是个好选择。另外,如果有可能,尽量多联系当地的菜园或者果园,批发市场的供货商是要赚钱的,跳过这一步你能省很多钱。可以跟菜园沟通,帮你种不施肥料的菜,你拿到这些菜,在打上有机的噱头,很可能这就是你的竞争点。
注意,刚开始先不急着去批发市场。第一,上网尽量多看关于果蔬的知识,尽量多学一点,这样去批发市场的时候就不会显得太生手。还有一些妙招,例如穿个跑鞋去挑西瓜,用手拍跑鞋发出声音,再用手拍西瓜,声音如果跟跑鞋的声音一样活相近,就是好瓜,百试不爽。
第二,懂得一些后,不急着进货,先花一周时间去逛,能学到学一点,学不到东西至少混个脸熟。
第三,真要进货了,去批发市场,要买之前先开箱看货。问斤两,记得问斤两,问折合一斤多少钱,然后问一件(注意量词)价格多少,多逛几家对比。注意,刚开始时千万不要贪便宜,你的客人基础是在这个时候打下来的。
陈列
国外是有专门的做水果店架子的公司,根据水果的大小,容易腐烂的程度,是否能压放以及颜色搭配等许多问题量身打造架子。考虑到成本问题,这里有一个方法:买一些二手的泡沫箱,然后根据不同水果的大小,形状和颜色等情况自己切割,再铺上软海绵或者塑料的绿色假草(这些网上都有卖)。有一点非常关键,就是阶梯架子的角度,没做好的话客人一碰就全部掉下来了。建议可以去批发市场各种水果蔬菜买一些来试着摆,调整后确定。
库存
这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你的成败,主要看三个方面:进货量(看水果的新鲜程度)、销售量和季节。建议有能力的话一定要建两个冷库,一个温度最低做到3℃左右,一个可以高一些(按城市具体情况定)。另外,水果有很多是可以自己熟的,比如香蕉、西红柿、芒果、菠萝等热带水果。在几成熟的时候进、怎么摆放可以让空气流通减缓成熟速度、销量多少、什么时候会坏等,都要掌握得非常细致,熟能生巧。
悉尼的果蔬店通常都有两个冷库,一个冷库放水果,一个冷库放绿叶蔬菜和蘑菇类。他们的做法是这样的:建造一个两个隔层的架子,离墙大约10公分,每个隔层大约1米高,隔层前后都是通的,在隔层下面铺上可以吸水的东西,有麻布袋什么的就可以了。这样一般的青骨菜心,3~5天不会有质量问题,当然前提是您进的货一定要新鲜。
次品处理
蔬果非常容易腐坏,所以次品处理显得尤为重要。在国外很多水果店都有自己的榨汁机器,以及沙拉柜。水果过熟的话就拿这两样东西来消耗。不仅处理了次品,而且这两个东西利润非常高。如果次品太多,实在处理不了了。建议买一些一次性盒子,用透明纸包上,写上更低的价格销售。注意,一定要诚实,因为来买你东西都是你的邻居,以次充好骗个一两回,他们就不再来了。
PS:你的店小,是缺点也是优点,船小好调头,价格变动、经营模式等会比那些大超市更灵活,你的员工应该比大超市的更具人情味。进货自己要学,刚开始跟着懂行的员工进,到后面最好自己上,或者培养出亲信来。此外,还可以跟周边的肉店、水产店合作,联合起来就有力量。拿个小黑板,写上一些水果的功用、做法以及季节更迭时新季水果,更有人情味。
(宏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