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由于没有及时找到“接盘侠”,迪亚天天撤离北京后,遗留门店的生存状况“五花八门”。本应是优质社区商业资源的迪亚天天遗留门店,却因没有找到接盘方而沦为鸡肋。
近日,在北京南横街原迪亚天天超市门店外,原迪亚天天招牌被改为迪美天天。据一位居住在附近的消费者介绍,此前的迪亚天天撤走后,该店对招牌略做修改,“除了撤掉原来迪亚天天的自有商品外,货架、店内格局甚至员工都没有发生变化”。
原柳芳迪亚天天门店在更换店主后,甚至未将此前的招牌撤下。
据知情人士透露,迪亚天天撤走后,该店在未重新装修、更换货品的情况下,转手给一私人老板经营,在该店出示的购物小票上,超市名称已改为“坝东迪亚超市”。
据一位接近迪亚天天的人士透露,此前物美曾有意收购迪亚天天在京门店,但经评估后,因其亏损严重选择放弃。数据显示,去年迪亚天天在京163家门店的净销售额不到5亿元,在门店数量基本持平的前提下,销售额仅为上海的一半。
在销售发展乏力的同时,北京租金成本飙升,让迪亚天天多数门店长期亏损,这不仅成为迪亚天天撤离北京市场的主要原因,也让试图接盘迪亚天天的物美望而却步。丢失了物美这根救命稻草之后,迪亚天天依靠加速清仓,单方面要求与加盟主解除合约,仓促离京。
(李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