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临汾办事处紧紧围绕“转型提质”主题,始终坚持“理念先行、制度规范、科学考核、注重实效”的原则,借助新绩效管理系统实现了考核结果与绩效薪酬的100%挂钩,推进了转型发展。
机制和方式的转型
通过改进绩效管理机制,促进考核机制转型。绩效考核机制是实现各项经营管理目标、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所必需的一项管理行为,在激发员工动力、促进业务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通过办事处、行社两级机构共同推进“目标设定与分解、沟通与反馈、考核与监督”等,该办事处的绩效系统管控直接延伸到了全员,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垂直管理,确保了各项目标执行到位、落地有声、成果见效。
通过新绩效系统的合理引导,促进发展方式转型。其一,实现了业务发展转型。该办事处引导各行社实现由片面追求规模、速度向着重质量、效益转变;客户自主上门贷款向主动营销贷款转变。新绩效系统克服了以往存款月末冲时点、过夜存款现象,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实现了客户、贷款质量的双提升。其二,实现了业务收入转型。该办事处把单纯考核收入向考核收入与模拟利润转变,使每个机构和每名员工都树立起成本理念,分析绩效指标得分,增加负债模拟利润,潜移默化地实现了改变工作方式、增加业务收入的根本转变。
员工积极性和资产质量的提升
通过合理设定主要考核指标,促进员工积极性提升。该办事处新的绩效考核系统把员工对单位的贡献度以及创造的模拟利润和经济增加值作为考评员工业绩的主要指标,并且80%以上考核工作由系统自动完成,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工操作对考核结果的主观因素影响,使考核结果更加准确和公正,极大程度地调动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潜力,实现了“收入凭贡献、凭业绩”的科学考核模式。
通过完善绩效考评体系,促进资产质量提升。随着该办事处绩效管理理念的逐步渗透,绩效考评体系体现着公平和透明,这对进一步促进整体业务发展具有较大的助推和激励作用。对于客户经理发放的每一笔贷款,所选择的客户是不是优质客户、发放的贷款是不是优质贷款、贷款的风险程度都直接决定着模拟利润的多少,所以客户经理主动去营销风险低、创利高的优质贷款,主动去想办法清收积欠的不良贷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经营效益的增长
通过改善成本控制方式,确保经营效益的增长。新的绩效考核系统更加关注显性成本、控制隐性成本,突出体现了三大优势:
一是“低”,就是在存贷款结构上、资金营运搭配上,综合考虑节约成本;二是“高”,就是实现资金的高周转率、高回报率,不断提高议价能力、提升库存资金周转创利效率;三是“狠”,就是在制度约束上,严字当头,不留情面,树立起风险控制与日常管理的高压线,确保了该市合规稳健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