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形势作出的重大部署。供销合作社在服务“三农”中具有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增强发展活力,又要发挥政府作用,弥补市场失灵。开展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就是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适应城乡发展一体化需要,适应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需要的组织体系和服务机制,努力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
山东省供销合作社系统最大的优势,一方面在于基层基础工作比较扎实,组织体系较为完整,经营网络相对健全,具有开展为农服务的良好基础;另一方面在于创新实施以土地托管为切入点推进农业服务规模化,趟出了一条“农民外出打工,供销社给农民打工”的路子,实现供销合作社为党委政府分忧、为农民群众服务、为城镇化助力的职责使命。
山东省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将重点从体制机制改革、服务规模化、流通现代化和农村合作金融四个方面寻求突破。
(一)以加快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进一步明确合作经济组织的功能定位。一是大力发展和领办农民合作社及其联合社,多种方式扩大基层组织乡村覆盖,通过自下而上组建农民合作社联合社,与各级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一套机构、两块牌子,进一步确立农民在供销合作社基层组织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密切供销合作社与农民在组织上、经济上的紧密联系,促进全省性为农服务实体性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真正构建起上下贯通、运行高效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的建立可以使其真正成为联利连心、合作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增强农民合作社的自我服务能力;可以使农产品质量更优,卖价更高,从而增加农民收入。二是进一步创新联合合作机制,加快推进系统上下社有企业产权联结和业务联合,努力形成产权明晰、责权明确、上下贯通、分级所有的经营管理新体系。三是加快对各级联合社内设机构和职能进行调整,以适应实体性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的需要,切实转变行政化的思维理念和工作方式,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推进工作,真正形成鼓励竞争、优胜劣汰的运行机制,不断激发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二)以突出服务规模化为重点,打造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主渠道。一是结合全省2000万亩土地托管5年规划,进一步完善“保姆式”全托管和“菜单式”半托管服务方式,围绕农资供应、农机作业、统防统治、农产品加工流通等关键环节,坚持在创新服务内容、延伸服务领域、规范托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上面作文章,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开展全程社会化服务,确保目标顺利完成。二是探索建立经营性和公益性相结合的可持续服务机制,积极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和购买服务,将供销合作社打造成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综合性、规模化服务,体现国家意志和政策导向的“国家队”,在破解“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的问题上,在把农民组织起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上,在构建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问题上,用鲜活的成效给出更有说服力的答案,为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和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作出贡献。三是全力构筑“四位一体”的工作推进机制,积极引导农民合作社和信用互助组织与村“两委”密切合作,构筑供销社、村“两委”、合作社、信用互助组织“四位一体”工作机制,形成农业农村发展强大合力,集中解决当前农业发展中的服务、组织、经营和资金保障等方面的难题。
(三)以突出流通现代化为重点,成为农村商品流通的主导力量。一是进一步提升供销合作社流通网络现代化水平,加快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努力搭建起全省性的电子商务网络平台。二是强化品牌意识,以社有企业为依托,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加强与兄弟省、市社的横向联合和上下级社之间的纵向合作,培育发展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现代化流通企业。三是推进“新网工程”建设,承接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形成以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骨干,以产地农产品收集、配送中心为依托,以城市社区超市为终端,建设产销有机衔接、运行高效顺畅、质量安全可靠的现代农产品流通网络,把供销合作社真正打造成为保供给、稳市场、惠民生的主导力量。
(四)以合作金融业务为重点,建立符合农村实际的新型合作金融服务体系。一是规范发展信用互助社。坚持社员制、封闭性、民主管理原则,进一步规范农民合作社内部信用互助业务,并选择管理民主、运营规范、带动力强的农民合作社申请设立农民信用互助社。二是积极开展融资担保业务。按照“入股自愿、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共同组建山东供销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推动系统内部开展融资担保合作,提高供销合作社对农民合作社的融资服务能力。三是做好风险防控。在加强系统内部管理指导、强化行业自律的基础上,严格按照规定运行,并积极配合地方金融监管局监管,确保风险可控、安全高效、稳步发展。
这次综合改革试点山东确定了枣庄、烟台、潍坊、济宁、莱芜、临沂6个试点市和章丘等18个试点县(市、区)。目前,全省各试点市、县均已召开试点启动会议,各项工作开局良好,进展顺利,呈现出很多创新点,并已初步证明极具生命力。一是体制机制创新步伐加快。省供销合作社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团队对实体性合作经济组织建设进行专题研究,为推进体制改革提供理论保障。二是服务规模化工作进展顺利。省供销合作社与省农科院签署了农业科技服务战略合作协议,在农业社会化服务决策机制、信息技术合作平台、良种育繁推一体化、统防统治合作新模式、农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等多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为服务规模化插上科技的翅膀。三是流通现代化发展再上新台阶。省供销合作社邀请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项目小组,对流通现代化进行研究,将于完善山东省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信息综合平台的设计方案并全面启动。四是农村合作金融规范发展。前一阶段做的主要工作,是引导规范农民合作社内部信用互助业务,切实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同时,省政府支持5000万元、总资本3亿元的山东供销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核准,将于近日注册成立。五是党建带社建社村共建成效显著。通过构建基层供销社、村“两委”、合作社和信用互助组织“四位一体”合作机制,把供销合作社的服务优势与村“两委”的组织优势、农民合作社的经营优势和资金互助组织的资本优势很好地结合起来,在实现供销合作社经营、服务和组织创新的同时,促进了农民增收,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加强了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呈现出多赢局面。
当前,山东全省各地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的积极性很高,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和汪洋副总理对供销合作社作出的重要批示和讲话精神,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参与改革、支持改革、推进改革的热情,在社会上也引起强烈反响,形成了社会各方面共同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浓厚氛围。我们要坚持不懈地推进全省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努力将供销合作社打造成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为实现山东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系山东省供销合作社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