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和朋友们谈论名茶,说不尽的中国名茶,道不尽的名茶特点。可是,每当热闹的讨论过后只要有人问一句,谁喝过正宗的名茶?大家就集体失语了,因为基本没有人敢说他喝的就是正宗的某某名茶。除了真正的地方茶农或者核心茶区的居民以外谁也无法肯定他喝的就是某地名茶。这样的情景不得不使人心情沮丧,更让我们对中国名茶的未来心存忧虑。
名茶是中国独有的茶文化遗产,它是我们的祖先在千百年来种茶、制茶和饮茶过程中的实践与体验的总结。它所释放的信息不仅仅是好喝的一片茶叶,而是高品质茶叶所代表的独特的气候地理条件、特殊的制作工艺流程、细致的储存保护技术和正确的冲泡品饮方式。由于多种原因,中国名优茶的技术资源和环境资源都不同程度受到了破坏,所以正宗的名茶实在是难能可贵。
市场经济下的中国茶行业经历了近二十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的茶叶产量、产能以及消费量均从几十万吨上涨到近二百万吨左右,茶叶从过去的资源稀缺发展到现在的产能过剩只用了短短的二十年时间。过去的资源稀缺是政策和生产能力水平所导致的,现在的产能过剩则是市场经济和消费文化所决定的。市场经济强调的是在基本道德约束的前提下人们的自私心态驱动市场交易公平,在资源配置和交易效率方面都得到最优体现。然而,我国的市场经济自引进之日起就面临道德文化滑坡和行政干预资源两大不利因素。茶叶的上游土地和林权资源是被政府主导分配的,而下游的销售渠道和市场交易则是依靠市场资源和行政权力共同作用形成的,这样的市场环境和经营者的道德良知对名茶资源的传承和发展都是不利的,所以,名茶的传承和发展着实举步维艰。
名茶被扭曲的市场环境带到了一个十分危险的境地,但也不是无可救药,我们的茶叶企业和我们的行政主管如果都能从保护和抢救名茶资源出发,企业开始用品牌的理念去整合名茶资源,行政主管开始用政策制度去维护合法经营的市场秩序,那么,给我们二十年左右的时间,我相信中国的名茶会古树新芽般地成长起来。如果各地茶区的行政部门还是把名茶知识权属资源控制在政府所主导的协会组织或特殊企业手上,或是像福利一样允许平均分配给茶区的所有制茶者分享,而身处其中的茶叶企业也想投机使用名茶的光环,借名茶的名气去获取超额的利益,那么,中国的名茶就真的盛极而衰了。
中国名茶不是虚的,中国名茶需要负责任的企业和明智的地区行政管理者共同去抢救,否则,数十年后我们的子孙就无法分享到我们的祖先为我们创造的优质名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