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重庆市大足区供销合作社紧紧围绕“两通两转两推进”的工作思路,一手抓为农服务,一手抓社有企业发展,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发展思路,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2013年,全系统实现销售额14.57亿元,系统购进总额13.29亿元,社有企业重庆市大足区供销集团有限公司利润总额近千万元。
2000年改制以前,原大足县供销合作社有县级企业11个,基层社9个,企业职工2443人。僵硬的体制,繁琐的人事关系,陈旧的计划经济理念,远远经不起市场经济的洗礼,导致绝大多数企业资不抵债,人浮于事,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为快速高效整合优良资产和资源,提高企业融资能力,提升运营水平,经区委区政府同意,大足区供销合作社以原有直属企业和基层供销合作社为基础, 2013年4月18日成立了重庆市大足区供销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8344.37万元,资产总额为1.01031亿元,下有参股企业3个,控股企业9个。
大足区供销集团对系统内46万平方米土地、146处房屋资产进行土地变性、办证、过户工作,盘活陈年资产,提高资产质量。集团积极探索盈利新模式,引进重庆恒恒咨询有限公司、大足区足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当地较有实力的企业共同组建了重庆市大足区供销投资有限公司,不仅成为了积极探索破解农业农村融资难的新办法,开拓为农服务、助农增收的新途径,而且还增强了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的实力,2013年运作资本金已达7000万元。2013年,集团重组重庆市蜂业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农户+专业合作社+基地”的经营模式和“国有资金+集体资金+社会资金”充分融合的混合所有制金融模式。公司注册资本金3000万元中,既有重庆市农产品(集团)有限公司(占比20.2%)、重庆市大足区供销集团有限公司(占比59.91%)的集体资金,也有重庆市畜牧科学院的国有资金,还有个人出资的500万社会资金。公司目前投资5000万元建设中华蜜蜂文化产业园,已建成专家大院和蜂产品深加工车间,博物馆建设已过区规委会,80亩征地工作已启动。集团下属大足区丰谷农资有限公司2013年销售化肥4.5万吨,销售金额8966万元,承担了全区700余吨农资项目专用化肥和农药,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建成了覆盖27个镇(街)和207个村的农资直销网络;下属重庆市渝足物质回收有限公司大力推进再生资源回收规范化管理,对全区35个回收点按照“六统一”,“四规范”要求进行改造,从而提高再生资源的回收和利用效率。
实施产权制度改革后,大足区供销合作社不仅理清了产权,消化了债务,精简了机构,更主要的是改变了观念,理顺了体制。分析大足区供销合作社的发展成果,根本上还是得益于牢固树立的3个基本观念:
一是树立了向改革要动力的观念。深化各项体制机制改革,充分释放改革的红利,以改革创新促发展,以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创新升级,提升产业、企业竞争力。大足区供销合作社若没有2000年强力推进的产权制度改革和2013年的深化社有企业改革,就没有现在的华丽转型。
二是树立了农业、农村、农民是供销合作社根基的观念。我们的供销合作社企业,不论是做农业生产的,还是做农业服务、农村金融的,都只有在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现代流通、服务农民生产生活中才能不断地发展壮大自己。
三是树立了发展混合所有制才能实现双赢多赢局面的观念。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就是吸纳不同的利益主体,不是产权模糊的吸纳,而是产权清晰的吸纳;不是彼此隔绝的共存,而是彼此渗透的共生,从而融合成一个新的“利益共同体”。通过以产权为纽带的新型利益共同体,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才能实现双赢、多赢的局面。
(作者系重庆市大足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