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山西运城市供销合作社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批示和汪洋副总理讲话精神,按照总社、省社推进综合改革的总体思路,立足运城实际,先行先试、大胆探索、积极推进以基层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两社合一”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新型合作体系建设。 “两社合一”是指通过发展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来建设基层供销合作社,积极推行合作社、协会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基层社的一体化建设模式。
基层社是供销合作社服务农民群众的前沿阵地和重要平台。实行“两社合一”新模式来改造提升基层社,目的就是要打造新型基层社,不断扩大基层社为农服务范围,提升为农服务质量,发挥好服务“三农”的综合平台作用。为了使“两社合一”顺利推进,运城市社在全市供销工作会议上确定盐湖、临猗、闻喜3个县社、全市16个基层社作为改革试点,先行先试、大胆探索。临猗县社在这项工作中改革步伐迈得最快。作为全国最大的果品生产基地,临猗全县有70%的农民从事果业生产,临猗县社积极推动引领,确定成立较早、运行规范、效益良好的万宝种植专业合作社、兴石鲜桃专业合作社两个农民合作社与北辛社、角杯社两个基层社分别开展改革试点,目前,“两社合一”在临猗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我们的实践和体会是:
在解放思想上作文章,实现认识到位
加快推进“两社合一”,我们的实践基础是立足供销合作社的政策优势、资产优势、网络优势与合作社的市场优势、管理优势、资金优势,达到优势互补,融合发展,打造新型基层社。但是,在推进的起始阶段,有的县级社、基层社的同志对“两社合一”在思想上还有一些顾虑,在认识上还存在一些误区。对于顾虑担心,我们的做法是坚持用法治思维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坚持规则、程序、合法性原则,用法律法规起到保证规范作用,用制度建立起管用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特别是围绕大家普遍关心的社有资产保值增值问题,以订立章程为根本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规范的资产运营机制,充分发挥好理事会、监事会和社员大会的作用,确保整合资产的完整性,确保经营决策的民主性。同时,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县级社是监管第一责任人,切实肩负起组织协调、指导服务、社有资产运营与监管等职责;基层社作为推进主体,具体承担社有资产保值增值、农民合作社的联合合作、新兴业务拓展等职责。通过确定主体,制定章程,明晰产权,分清职责,以法律法规为总依据,以制度章程为总遵循,在制度层面上保障“两社合一”互利互惠,不断壮大社有资产和供销实力,在思想层面上解决好大家的顾虑担心,进一步突破思维藩篱, 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团结、带动农民合作社积极参与新型基层社建设。
在创新机制上下功夫,推进联合合作
推进“两社合一”,根本是要解决组织体制、经营机制的问题,这是保证“两社合一”模式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在组织体制上,我们积极探索实行人事制度改革,聘请合作社负责人参与基层社的经营管理。以临猗北辛基层社与万宝果品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例,临猗县社任命万宝合作社理事长担任北辛供销合作社理事会主任,北辛供销合作社原主任担任理事会副主任、监事会主任、党支部书记。人事调整进一步激发了合作社参与基层社经营管理的活力和动力,也进一步调动了基层社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在经营机制上,从基层实践来看,可以采取合作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鼓励基层社与合作社通过联合合作,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扩展业务范围,扩大为农服务平台。比如临猗县北辛供销合作社,围绕当地苹果主导产业,与万宝合作社融合发展,立足供销合作社的市场、果库、场地、项目等资源,与合作社的社员、市场相对接,共同开展送科技、送信息、送农资等服务,把万宝合作社的果品质量优势与品牌优势整合上升为市场优势,积极引导社员和果农开展农超对接和农社对接,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北辛社与万保合作社采取股份合作的方式建设北辛供销合作社农资配送中心,不仅为3000余户合作社社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还为当地果农提供信息交流、农资配送、果品储销、资金互助等一系列服务,受到广大果农一致好评。目前,在北辛社与万保合作社“两社合一”模式带动下,万荣贾村社与红艳合作社、芮城阳城社与华兴合作社、新绛古交社与立虎合作社也各自结合不同的地域特点,通过吸纳社会能人兴社、选聘合作社能人参与基层社的经营管理等方式,在组织体制和经营机制上推动改革实践,以“两社合一”的新优势激发基层发展活力。
在拓宽服务上树标杆,打造综合平台
持续推进“两社合一”,要充分发挥联合合作优势,密切与农民的联系,在增强基层社和合作社实力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为农服务能力,满足农民需求。一是积极探索建立金融合作、盈余返还、利润分红等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合作社与基层社在联合中“捆绑”发展。目前,万宝合作社已经依托合作社社员,探索筹建起农民资金互助服务社,常年稳定吸纳社员股金300多万元,解决了社员户农忙时的资金需求。二是以建章立制为重点,规范制度服务、技术服务。目前,北辛社与万宝合作社通过“两社合一”,已经从农资培训技术服务入手,制定出专门的农资培训制度、技术服务制度、储藏管理制度、销售服务制度等规章制度和技术服务标准,确保社员按照技术标准生产、管理,保证果品品质,做到了服务先行,技术跟进,农资配套,制度保障。三是以精细化管理为切入点,开展好管理服务。在市、县两级供销合作社的指导下,万宝合作社从规范管理入手,制定严格的社员入社条件,严把社员入社关,为社员统一制作了电话本,开展社员户评星晋级活动,用管理要效益,以服务树品牌,努力打造“万宝”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用品牌效益凝聚起“两社合一”的发展驱动力。通过建制度、立章程、调班子、换思想、换方法,“两社合一”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下一步,我们还要在实践中先行先试、总结经验、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经过多年发展和历史积淀,逐步形成的政策优势、网络优势、平台优势,大力推进经营创新、组织创新和服务创新,寻找突破口,找准支撑点,形成聚合力,以此提升改造基层社,规范壮大农民合作社,不断密切与农民生产生活中的联系,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系运城市供销合作社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