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15年五大工作任务,其中一项就是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则应当作最核心的民生抓紧抓实。前不久,江苏南通市统计部门抽选100个村(居),1080个家庭住户,通过召开座谈会和入户走访等方式,具体了解城乡居民收入结构、收入增减变化等情况,分析居民增收、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医疗保健、养老、教育等民生问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根据入户调研收集的1080份有效问卷汇总计算,2014年前三季度,南通市受访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26130元,受访的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2150元。其中,工资性收入是城乡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2014年前三季度南通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15947元,占城镇居民收入的比重为61.0%。主要是职工最低工资标准有所提高,对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起到了持续拉动作用。前三季度农民工资性收入7099元,占农村居民收入的58.4%。农村可转移的劳动力越来越少,新增劳动力外出务工较多,依靠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村居民工资的结构性因素影响削弱。
如何保证城乡居民收入持续保持平稳增长,笔者认为要着重关注三大方面:
收入分配要更加公平合理。一是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工资水平。调研中,部分企业退休人员反映,企业退休职工工资虽然近年来都以10%左右的速度在增长,但由于基数低,收入水平仍相对较低。二是解决特殊群体福利待遇问题,提高农村未参加养老保险的退休村干部收入。对农村代课教师、“赤脚医生”等部分身份不确定人群在工作年限的认定、退休后享受的福利待遇等方面能够进一步完善。
政策措施要更多惠及百姓。一是加大基层医疗投入与扶持,加强基层人员力量,吸纳专业人才,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二是拆迁政策更加合理、透明,切实维护拆迁户的居住权。三是增加“支出型”贫困户的救助,让因病因残致贫但不符合贫困线标准的“支出型”贫困户享受到相应的救助政策。四是推动医保制度城乡一体化,帮助在城镇居住的农民早日实现医保制度城乡一体化,享受城市医保政策,解决看病难题。五是持续推出更大力度的惠农政策,以缓解因化肥、农膜、饲料等农资价格持续上涨而造成农业生产成本增加。
生活环境要更加舒适方便。一是加快村居道路建设。目前,南通市农村地区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但还有部分农户住宅周围未通水泥路,道路状况较差,给居民的出行与发展家庭经营带来不便,他们希望能早日通上水泥路。二是解决停车难问题。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普及率不断提高,老旧小区居民停车难问题凸显,车辆乱停、占用绿地等现象给居民居住的环境带来影响,他们希望能早日解决停车难的问题。
为此,笔者建议:各级政府一要做强做优主导型支柱产业,优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夯实城镇居民增收的基础;二要着力促进充分就业,完善自主创业政策,以促进就业创业为根本,激发城乡居民增收的活力;三要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大各项惠农政策力度,深化农村经营制度改革, 以提高农民收入为重点,补齐农民增收的短板;四要积极探索新型扶贫机制,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加强社会保障为支撑,筑牢城乡居民增收的底线。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供销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