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5年4月1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进口啤酒销量大涨 年轻消费者崛起


 

    提起进口啤酒,以往很多人都认为其属于小众消费,一般在酒吧等娱乐场所销售,渠道很窄。但最近两年我们发现,除了专业的销售门店,各种进口啤酒已经逐渐走进了零售市场,正在融入日常生活。仅去年上半年,中国啤酒进口同比增长111.5%。由于年轻消费群体崛起、进口啤酒商垄断程度降低、价格降低越发亲民等诸多因素影响,进口啤酒大量涌入国内市场。

    市场需求大 大量涌入

    相关数据显示,自2010年至今,国内进口啤酒数量累计增长七八倍,2014年1-6月,进口啤酒同期相比翻了一番。

    在刚刚结束的成都春季糖酒会上,凯宾斯基酒店葡萄酒分会场专门拿出整整一层楼用于陈列进口啤酒。历年的糖酒会都是行业的“晴雨表”和“风向标”,而进口啤酒也的确在国内市场有愈演愈烈之势。

    楚一(厦门)供应链有限公司合伙人朱頔指出,“近几年间,进口啤酒大量涌入已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主要原因是现在国内对进口啤酒拥有强大的市场需求,未来两三年还会有更大的发展。”

    朱頔认为,中国人口消费基数很大,国人向来爱喝啤酒,中国啤酒市场是除德国之外最大的啤酒消费领地。在国外,尤其在德国人眼里,啤酒其实具有深刻的酒文化内涵,一般分为工业化批量生产与手工玻璃瓶精酿两种,后者产量少、价格昂贵。尽管以往中国人爱喝啤酒,但对啤酒的理解更大程度上还停留在解暑的饮料层面。因此,国内消费者对进口工业化批量生产的啤酒有着大量需求,并促使进口啤酒近几年在国内迅速兴起。

    进口零关税 性价比高

    这几年,进口啤酒之所以能够在国内畅销,除了要归功于国内庞大的人口数量,还得益于进口啤酒零关税的优势条件,令进口啤酒商们有利可图,造就了前景无限的进口啤酒市场。

    北京巷beer&bar负责人付滢认为,国内针对进口啤酒实行零关税政策,加上这几年进口啤酒销售不再垄断在少数进口商手里,市场更加分散,因此进口啤酒的市场价格越来越亲民,价格并不比国产啤酒高太多,但是其口感却远远胜过一些国产啤酒。

    据了解,国外用于酿造啤酒的原料是大麦与小麦,而在中国其产量却不高,国内啤酒生产商往往会用酒精转化率低的大米或者玉米等廉价辅料代替,使得酿造出来的啤酒酒精度偏低,口感偏淡且千篇一律。

    相关资料显示,自2010年进口啤酒开始在国内兴起,其市场均价大概在12-15元。2014年,绝大部分进口啤酒的价格已经降到10元上下,进口啤酒的价格越来越扁平化。

    据行业知情者透露,在以啤酒闻名的德国,生产啤酒的作坊很多,但是具备灌装能力的酒厂却只不过两三家。近几年,只要中国企业可以拿足够多的货量,便能够在这些酒厂贴牌加工啤酒,然后进口到国内进行销售。值得一提的是,其进价成本大致在三四余元之间浮动,进入到市场不过6-8元。

    消费者年轻态 需求多元

    调查发现,随着国内消费者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逐渐喝腻了寻常意义上的黄啤之后,他们想要尝试不同的新鲜口感,也就促使花样繁多的进口啤酒更多地进入到中国。同时,“80后”、“90后”这一代年轻群体崛起,他们热衷新奇时髦的餐饮消费方式,也为进口啤酒的兴盛提供了很大空间。

    业内人士认为,过去国内消费者对啤酒的认知程度不高,加上国内制造啤酒的原料与气候具有强烈的本土特点,导致了国内市场上流通的啤酒种类很单一。另外,除了工业化的进口啤酒,国外还有许多制作精良的玻璃瓶啤酒,也叫手工精酿啤酒。与发酵只要三四天的工业化啤酒更追求产量不同,其发酵可能要等上两三周甚至更长时间。工业化啤酒不够充分发酵,口感略逊;而手工啤酒则由多种不同的啤酒花与原料酿造而成,更加注重口感,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这类啤酒也会更受欢迎。

    (丛晓燕)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