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的来袭把传统银行过去垄断安享清福的地位彻底打破。以较为成熟的支付宝为例,它的出现,以方便快捷、自由灵活、轻松简单为最大特点,让许多人投身其中。看到支付宝的成功,再看看我们的传统银行,与之博弈的网络信用卡业务仿佛总跟着互联网金融跑,而且跑得有些气喘吁吁。在这场追逐赛中,我们发现支付宝其实是“有备而动”的,它掌握了支付宝网络环境中最核心的资金清算大数据,资金流动变得清晰可见。在传统银行的概念中,自己有自己独立的资金清算中心,可是却没有形成一个庞大资金清算网络,在跨行的联网中无法及时共享,总感觉是在各自为战,在资金清算数据上没有实现真正的互通。
因此,传统银行首先要做的就是真正实现银行间的数据联网,形成银行联网的资金清算“大数据”。过去,传统银行过多关注了信息的联网和互通,征信系统的广泛使用就是鲜明的例子。但是,信息联网不等于数据联网,因为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是“死的”,传递的信息较为单一,而数据却是会动的,会说话的,会告诉银行资金去了哪里?哪里需要?如何调剂资金?说互联网金融是强大的敌人,不如说互联网金融是很好的老师,它激发出传统银行没有想到的思维。传统银行实现资金清算数据联网,最大的好处就是会增加行动的准确性,知道给谁投放贷款,知道向谁吸收存款,数据会指引方向剔除盲目性和不确定性。
在互联网金融如此“狂热”的背后,实则是方便快捷、自由灵活、轻松简单,看来传统银行真的该调整自我了。因为传统银行过去市场基础扎实、运营实力雄厚,在互联网金融还不完善的线下,传统银行依然稳固,但是在这种大环境下对自己进行一下改变却是必然趋势。虽说互联网金融近几年走得很快,这种边走边加固的运营方式在时间上绝对会“拔得头筹”,赢得“头彩”。传统银行真正的改变和发展,就要学会在发展中的贴近客户渐渐突破,居安思危应该有,面对攻击更思变。
传统银行的老大地位正在被撼动,如果还是以前的低调模式可能已经不合时宜了,需要的是广泛而有力的高调行动。整合一切所有的资源,传统银行自身乃至银行间,向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学习,这才不会被抛弃。对客户而言,谁都会去选择“好”的银行,这样的“好”就是努力地向客户靠拢,在全面提速的市场形态下,效率就等同于时间。
传统银行与互联网金融之间难免会有一场“博弈”,一场相互争抢地盘的“战争”。彼此接近就是为了看清对方,知己知彼才能积极应对抵御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