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5年4月2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读贵州山水

□ 陈大斌

    贵州自然风景的精粹,我以为在水。有些老贵州人不以为然。他们说贵州风景的特点是真山真水,山美水亦美。

    此言不虚。贵州山水形胜,山确也是美的,尤其是山间溶洞,堪称一绝。可我还是尊水为上。说到底贵州的山之美离不开水。溶洞就是水的杰作。水滴石穿,是水亿万斯年锲而不舍地侵蚀、溶解,化腐朽为神奇,在暗无天日的山体内塑造出一个个仙宫般的溶洞。而溶洞中千姿百态的钟乳石,更是出自水的鬼斧神工。山间那一道道流泉飞瀑,一片片清澈如蓝天的湖泊,一眼眼碧似墨玉的深潭,都是水的幻化。总而言之,是水从内到外重塑了贵州高原的山山岭岭,才使那些原本过于肃穆的群山有了灵气,成了景致。

    贵州水美最精彩的展示是名满神州的黄果树大瀑布。我对贵州水之美的了解也始于此。

    那天,我经安顺来到镇宁县境打帮河畔黄果树镇上,还没下车就听见惊天动地的巨大轰鸣声传来。有人告诉我,这是黄果树大瀑布的吼声!啊,未见其面,已闻其声,感受到其声威的震撼!

    我匆匆走下打帮河河谷,来到大瀑布的正面。抬头望去,只见大瀑布以排山倒海的气势,从50多米的悬崖上飞流直下。是什么力量竟把整个的一条河竖了起来,将满河的流水倾向山谷?那水白茫茫一片似从天而降,直扑谷底。发出雷鸣般的轰响,碎成一河的浪花滚滚涌流,化作团团雾气飞腾而起。震天动地的轰响和着团团水雾,弥漫整个山谷。那景象,那气势,谁站在它面前,都不能不被震撼!

    这是我看黄果树大瀑布最初的感受。我兴奋但并不满足。我迎着劈头盖脸扑来的水雾,走到瀑布的近前,绕到它的侧面,再爬上山崖,去看大瀑布的上源。经过这一番从前到后,从下到上多侧面观察,新的发现使我大感惊异:在整个大瀑布景区里,对我的心灵造成最强烈震撼的,却不再是气势磅礴的大瀑布,而是大瀑布的上源,打帮河那一河平静的流水!

    其实,再大的瀑布,从源流上看似乎都没有什么奇特之处,只是一条条大小不一的河流。黄果树的源流打帮河是北盘江众多支流中的一条。在贵州高原上,只是一条极普通的小河。我沿着河岸走了一程,才发现它在不断加速前行,越接近大瀑布,它的流速越快,逐渐变成了发出阵阵吼声、冲起波浪和漩涡的激流。前面就是万丈悬崖,等待着它的是粉身碎骨的跌落。但它从容坚定,前赴后继地扑过去。谷底里传来的震天轰鸣,那是它们粉身碎骨时发出的最后呐喊。

    啊!这满河流水强烈地震撼着我的心灵!它让我看到虽九死而不悔的坚定,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的气概!此时此刻,我真说不出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能比这柔弱的水更坚强无畏!

    “水流千里归大海”。这满河看起来是这样柔弱的水,有着自己的信念和目标。为了流向大海,它的归宿,它的香格里拉,柳绿花鲜的岸地它不留恋,风平浪静的河湾它不贪图,矢志不移,一往无前;险峻的山峰挡不住,万丈悬崖吓不倒,日夜兼程,片刻不息!

    我离开瀑布上源,再下河谷,沿着大瀑布下游的河道,绕过一道山岭进入相邻的天星桥景区。明明看着那满河流水奔腾而来,而到这座山跟前却突然滴水不见了。可是,当我们绕过这座山脚,忽听脚下阵阵雷声轰鸣,只见一股股激流从地下奔突而出,窜起几米高的浪头。原来那打帮河从悬崖跌落下来,刚刚聚成激流就遇到山体的阻挡。地上无路可走了,它就一头扎入地下。在山底下石隙中左冲右突,终于冲破重重阻碍,涌出地面,又成浩浩荡荡的激流,奔腾向前。

    啊!奔腾不息的打帮河水啊!它不仅有不惧粉身碎骨的勇气,又有百折不回的坚毅和刚强,什么力量都不能阻挡它奔向海洋的行程!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贵州山水间行走,看着这奔流不息的流水,不仅领略了云贵高原山水的壮美,学到许许多多书本上绝对学不到的知识,更时时受到深深的启迪。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之路,这路上有鲜花也会有荆棘,有坦途也会有坎坷。有时也许只有荆棘,没有鲜花,只有坎坷而没有坦途。那么,我们应当怎么面对呢?不妨想想贵州高原上那条小河的流水。它告诉我们,不惧跌宕,一往无前才有出路。是的。平静有时是平庸的同义语。平铺直叙的文章没人爱读,平塌塌的山坡,波澜不兴的止水,成不了有魅力的风景。没有万丈悬崖挡住去路,没有粉身碎骨的跌落,小小打帮河怎能形成万人瞩目的大瀑布?怎能闪现出它生命的光彩?人生不也如此吗?惧怕逆境,贪恋安逸,只能空耗生命。而唯有不息的追求,经历了而又经受得起坎坷与跌宕,才能磨砺出人生的光彩。

    这是我读贵州山水这部大书的一点随感。谨录于此以自勉。

    (作者系《瞭望》周刊原总编辑)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