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5月2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小马有话说:心 洞

□ 本报记者 马 悦

 

    “表面看是制度的‘洞’,实际是心里的‘洞’。心灵的‘洞’远比制度的‘洞’更可怕!”

    写出《省委书记》《苍天在上》《大雪无痕》等著名反腐作品的陆天明老师端坐在讲台之上,他说:“信仰和道德底线的缺失,才是一些腐败官员迷失方向的根源。”说到此处,他的情绪有些激动,偌大的会场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那是一场有关反腐话题的文学讲座,讲座最后的提问互动环节异常热烈,关于腐败的根源,大家众说不一。陆老师随后的一席话,引来上百位听众不约而同的掌声,也让坐在台下的我陷入了沉思。

    记得一次到基层采访,闲聊时听到过这样一句话:“银行业的贪腐大多集中在放贷环节。”一位农村金融从业者告诉我,一些地区的银行客户经理在放贷审批环节“特事特办”,使得吃、拿、卡、要现象已成为行业“潜规则”。

    在道德风险面前,许多看似严密的制度与机制都显得苍白无力。

    然而有幸的是,我在采访中也结识了很多心中无“洞”的银行工作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净化着金融行业的天空,他们有个最美的名字叫做“乡村信贷员”。

    “我没啥经验,就是把农信社的钱当作自己的钱来管,放给讲信用又勤快的人,准错不了,保证每笔都收得回来。”获得首届全国“最美乡村信贷员”称号的徐元章,是吉林双阳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员,他的工作准则朴实而有效。

    “村里人都看着呢,这钱不还,我这工作也就别做了。自己家人不还钱,还怎么张口收别人的贷款?”“绝情”的老徐在清收完家境贫困的侄子的贷款后,哭了,但他觉得必须这么做。正因如此,在19年的信合生涯中,老徐共发放贷款8.05亿元,并且全部收回,没有一笔不良。

    “你骗信用社,就是骗我!”同样获得“最美乡村信贷员”称号的山东肥城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客户经理周广志是一位爱笑的小伙子,他为了信用社的利益敢跟骗贷款的无赖“一战到底”,在当地老百姓心里,周广志是个为了工作、为了原则“豁得出命”的信贷员。

    采访中,总是能听到和看到很多有关乡村信贷员的故事。365天的走村串户、春夏秋冬的循环往复,是这一群体最常见的工作状态;艰辛、孤独、繁琐是他们随时要面对的挑战,然而,泥泞的乡村小路上,一双粘满泥土的双脚,踏出了幸福无比的节奏。

    讲座现场热烈讨论和阵阵掌声把我的思绪拉了回来,离开时我在想,或许真正的美好,终归都源于心灵的纯净。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