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出题,改革求解,改革就是要破解制约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障碍。农业现代化发展对供销合作社发展有哪些机遇?围绕农业现代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对供销合作社改革提出的问题和要求可以概括为三点。
第一,关注研究三个问题——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
粮食安全,主要从数量和供求平衡的角度来讲,除了谷物还包括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食品安全,主要是从质量卫生角度来讲,不仅包括农产品的质量卫生,还包括农产品加工品的质量卫生;生态安全,主要从产业可持续发展角度来讲,即在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要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保育。推动农业现代化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这都是要关注和解决的基本问题。
第二,探索三个途径——创新农业经营体系、深入推进农业金融调整、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一要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关键要有主体。创新农业经营体系的关键就是要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近几年发展较快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有四类:专业大户或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股份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公益性社会化服务组织和经营性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企业和工商企业经营运营等企业主体。目前,在主体的框架和类型上已经基本形成,下一步就是怎么样来促进新型经营主体健康发展的问题。
二要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有了主体解决了谁干农业的问题,至于怎么干,从长远来看,就是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今年中央1号文件中特别提到“科学确定主要农产品自给水平,合理安排农业产业发展优先区”,这实际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要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这个目标就要找到一些路径。
三要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今年中央1号文件最大的亮点是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要打造农业“第六产业”,这最早由日本的一个学者提出,他认为农业不只是第一产业,还是第六产业,农业联结着二三产业,形成一种成熟效应,一二三相乘就是第六产业。打造第六产业,要既增产,又增值;既增效,又增收,同时还要延长产业链和价值链。
第三,切实搞好五个服务——生产服务、流通服务、科技服务、综合服务、金融服务。
没有服务是不行的。如果把全世界农业经营体系简化,基本上都是“家庭经营+社会化服务”的公式,光有主体还不够,一定要有配套的服务。供销合作社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承担为农服务的基本宗旨,能发挥很大作用。
一是生产经营性服务。整个在生产环节都需要服务,生产性服务是解决经营主体、经营规模发展的一个重要服务;二是流通服务。马克思曾说,从产品到商品这是一个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生产者;三是科技服务。讲经济往往强调研究与开发,农业的科技服务更要注重研发。之前有两任总理都提到,“农业科技是应用科技,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送到农户家”;四是金融服务。真正要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还是要加快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五是公共服务。要提高效率,转变职能。
(作者系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本文根据作者在6月6日—7日在京举办的“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高端论坛”上发言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