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5年7月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以“合作互助”构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河南省清丰县社创办农村经济互助合作社的探索与实践
李金超

    清丰县社创办农村经济互助合作社的主要做法 

    一、搭建平台。制定相关规范和配套监控制度,并广泛吸纳人才打造经济互助服务队伍,设立服务中心。

    二、建立利益连接。通过建立互助平台、组织团购团销、推行消费补贴三种方式处理好合作社、社员、社员单位之间的关系,形成互助合作社良性发展。

    三、开展资金互助。通过规范互助程序、完善担保手续、控制互助风险三种方式,规避了互助合作社和社员之间的互助风险,达到互利多赢。

    四、拓展综合服务。围绕社员需求,开展综合服务、订单农业、社员培训服务、安全统筹服务等多元化服务,让利社员。

    五、加强监管。对社员单位、互助金使用情况、社员单位诚信经营进行监管,确保互助合作社各项正常运行。

    供销合作社是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服务“三农”是供销合作社的职责所在,也是供销合作社的生存之基、发展之源。在新时期,如何为农民提供更加方便、快捷、高效、优质的综合服务,如何通过为农服务实现供销合作社自身更好更快发展,一直是清丰县供销合作社深入思考的问题。经过大量调查研究,清丰县社认为“合作互助”既是供销合作社开展为农服务的有效载体和平台,也是供销合作社破解难题、改造自我、创新发展的根本出路。2012年6月,清丰县社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了河南省供销合作社系统首家农村经济互助合作社,开启了深化综合改革、构建农村社会化服务新体系的序幕。

    做法

    一、搭建平台。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清丰县社研究制定了《清丰县农村经济互助合作社章程》,并出台了一系列的监控制度。在县城设有互助服务中心、农业科技“110”服务中心和供销合作社三农服务大厅,服务社员和社员单位,打造“社员之家”。面向社会公开选拔区域经理及村级互助组长,吸纳社会优秀人才,打造经济互助服务队伍。此外,清丰县社立足整合系统资源,先把供销合作社的企业、门店纳入到农村经济互助合作社中来,变成社员单位身份;对于农民社员,坚持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地位平等、民主管理的原则,凡是合法公民,都可成立互助合作社。

    二、建立利益连接。互助合作社能否做大做强,最根本的是要有一个好的利益连接机制,正确处理好互助合作社、社员、社员单位三者之间的关系,形成互助合作社良性发展的局面。为此,清丰县社采取三种措施:一是建立互助平台。互助合作社将收集的闲散资金数量、持有人姓名等信息,录入数据库;同时将收集社员和社员单位需要资金的数量、时间录入数据库,为需求双方提供互助平台,由供需双方在互助合作社见证下签署互助金使用协议,互助合作社收取相应的咨询服务管理费。二是组织团购团销。互助合作社通过引导厂家或大型经销商向农民直销,减少中间环节,组织开展农业生产资料、种子、化肥等农业生产所需的大宗商品的团购,以最低的价格供应社员,节约农民生产成本。开展农产品团销业务,提升农民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减少农民开支,增加农民收入。三是推行消费补贴。普通社员到社员单位消费,在价格谈到最低的情况下,出示社员证,社员单位便开具由互助合作社统一印制、盖有社员单位印章的专用票据,然后社员持票据到互助合作社服务窗口领取消费补贴。互助合作社与社员单位每月一结算,再根据社员领取“消费补贴”的票据,收取服务费。互助合作社从社员单位所交的服务费中拿出80%,作为社员的“消费补贴”,对社员进行“二次返利”,帮助社员省钱消费。

    三、开展资金互助。互助合作社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不以赢利为目的,只在社员和社员单位之间开展信用合作、资金互助服务,为社员双方提供信息咨询和管理服务,为有项目、有门路、有市场而缺乏发展资金的社员和单位解决融资困难。在开展资金互助运作过程中,清丰县社着力把握好以下三点:一是规范互助程序。社员申请互助,必须先由村互助组对被互助合作社员的信用、能力和用途把关,再提交区域经理,上报互助合作社;由互助合作社安排专人协同区域经理对申请互助的社员进一步考察认定;双方落实担保责任和反担保措施后,发放互助金,并且跟踪问效管理,确保互助金使用安全。二是完善担保手续。互助社采用社员之间联保、互保、村委会成员及有经济实力的社员担保,房产担保,车辆抵押、质押,机器设备抵押,公务员、企业人员以及企业担保等多种形式,从而方便社员申请使用互助资金。并重点对农民参与土地流转、基础设施建设和养殖饲料周转金等申请进行优惠,减轻农民社员们的资金压力。三是控制互助风险。一方面,互助合作社严格互助金申请使用人员的信用、项目等方面的考察,严格限定互助金使用方向,及时掌握互助金使用社员的发展情况。另一方面,制定了互助合作社办公室内部管理制度、资金互助运行制度、部门监控管理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实行互助金审批权限,明确各级审批权限,对受理、调查、审查、发放等各环节都作出了明确规定,把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通过以上三点,既有效解决了社员的融资难题,又有效规避了互助合作社和社员之间的互助风险,真正达到了互利多赢。

    四、拓展综合服务。互助合作社围绕社员需求,通过开展多元化服务,让利社员。一是开展综合服务。互助合作社作为直接为社员群众服务的组织,将拓宽服务领域,加强与人财保险、托幼养老、劳务输出、婚庆礼仪、农机租赁、汽车出租以及再生资源回收加工等社会企业、团体组织进行合作,开展更加广泛为农服务,打造综合服务平台。如依托互助合作社组建大型农业机械的租赁公司,不仅可以帮助社员解决因资金缺乏无法购买农机械的困难,而且还可以减轻社员农机具维修保养方面的负担,还有利于充分发挥闲置农机具的作用,通过农机租赁网络化服务,调剂余缺,平衡供求关系,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二是推行订单农业。针对农业生产存在的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农民利益得不到有效维护的现实,互助合作社支持社员单位开展订单农业。三是开展社员培训服务。针对农民文化素质不高,农业生产科技普及难,影响农业增产等具体问题,互助社搭建了文化建设与科技培训平台,组织社员搞好农业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技能。四是开展安全统筹服务。安全统筹工作是供销合作社自身开展的一项系统内保险业务,不能对系统外的单位发展业务,互助合作社把安全统筹业务纳入互助服务的范围,实现了与安全统筹业务的完美结合,互动发展,互惠共赢。此外,互助合作社还为社员提供免费测土配方、优惠价农资供应、信息咨询、业务培训、巡回技术指导、下岗职工再就业等服务,达到了服务对象更具体,服务范围更广泛,服务功能更完善,服务网络全覆盖。

    五、加强监管。一是对社员单位的监管。社员在社员单位直接消费,若出现社员单位不开具社员单位交易证明单的情况,发现一次,给予警告;发现二次,给予取消其社员单位资格。二是对互助金使用情况的监管。互助金使用前,对使用人员信用和互助金用途必须进行考察,认为可行的,经过担保才能使用互助金。在使用过程中,由互助合作社跟踪问效。使用期满前1周,督促提醒互助金使用人还款,确需继续使用的,签署延期使用协议。三是对社员单位诚信经营的监管。社员单位在加入互助合作社时,由互助合作社对其过往诚信经营考察,有经营假冒伪劣的不得入社;在入社后有人举报经营假冒伪劣产品、经核查属实的,取消其社员单位,并录入诚信黑名单,以后不许加入。

    启示

    一、围绕大局、开展服务是供销合作社发展的核心。以前,清丰县社就单纯供销抓供销,结果路子越走越窄,经营萎缩,效益滑坡,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几乎走进了死胡同。后来,清丰县社把供销合作社工作放在党委、政府“三农”工作大局去分析思考问题,研究发展思路,视野进一步开阔。通过创办农村经济互助合作社,把供销合作社网络优势与其他行业经营优势进行嫁接,实现了优势互补,既帮助农民社员解决了生产生活难题,又拓展了供销合作社经营服务领域和发展空间。

    二、开拓创新、勇于实践是供销合作社发展的动力。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民生产生活面临许多党委、政府办不了,农民自身办不好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最终解决,又不能完全靠行政手段。清丰县社之所以能够根据“三农”的新需要,先后创办了河南省供销合作社系统首家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首家农民经纪人协会、首家农村经济互助合作社,整体工作进入全省供销合作社前列。每项成绩的取得,都是开拓创新的结果。

    三、联合合作、互助多赢是做大做强供销合作社的根本。供销合作社的优势是点多面广,但这种优势缺乏必要的联合与合作,事实上处在各自为战的状态。近年来,尽管在发挥优势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始终收效甚微,在某种程度上存在联合社不联合、合作社不合作的情况。清丰县社正是通过“合作互助”实现上下联合,左右联合,系统联合。把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人群的组织起来,对现有人脉、财产、信息、项目等资源进行整合,打破地域界限,实现全县、全市,最终全省的大联合、大合作,打造供销合作社系统的“互联网”,才能在城乡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作者单位:河南省清丰县供销合作社)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