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供销合作社在“三农”工作中的战略地位,深刻阐述和回答了事关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明确提出了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政策保障,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办好供销合作社、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提供了科学指导和根本遵循,是指导新时期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供销合作社系统要充分认识《决定》的重大意义,通过全面、系统、深入的学习,使广大干部职工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准确把握科学内涵,进一步增强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全力以赴抓好《决定》精神的贯彻落实。
坚定深化供销社改革的自信
供销合作社在计划经济时期,肩负着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重任,行使统购统销职能,为国家和“三农”作出了贡献。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政策的调整与经济体制的变化,供销合作社职能日趋弱化,定位有所模糊,业务逐渐萎缩。新世纪以来,供销合作社主动适应市场变化,奋力推进组织创新、经营创新、服务创新,构建为农服务体系,截至2014年底,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供销合作系统兴办三星级为农综合服务社达42个,组织农民各类专业合作社38个。
《决定》明确指出:到2020年,把供销合作社系统打造成为与农民联结更紧密、为农服务功能更完备、市场化运行更高效的合作经济组织体系,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切实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这既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新时期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提出的明确要求,也表明党中央、国务院对供销合作社寄予了期望,标志着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又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决定》的出台,标志着供销合作事业站到新的历史起点上,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供销合作社的组织优势,发展完善中国特色农业经营体系;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中的桥梁纽带作用,落实国家对“三农”的扶持与保护政策;有利于促进供销合作社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不断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规模和水平,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有利于进一步激发供销合作社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实现供销合作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我们必须珍惜机遇,求真务实的行动向改革要资源、向改革要活力、向改革要出路,以改革统领供销合作事业的发展。
增强加快供销社改革的自觉
这次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涉及众多领域,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尽管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但“为农服务”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服务“三农”是供销合作社办社宗旨、立社之本,更是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要更好地发挥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始终牢牢抓住“为农服务”这条主线,始终做到为农、务农、姓农。
就盐都区供销合作社系统而言,应当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强化基层组织建设。积极适应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阵地更加健全的发展之需,稳步做好空白镇(街道)基层社恢复重建工作,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开发盘活存量资产、联营合作等方式,加快实施秦南、学富、龙冈等基层社破产重组,构建基层经营服务平台,增强自我发展、强化服务的“造血”功能。对运行较好、功能较全、实力较强的基层社,在巩固原有经营业务的同时,主动由流通服务向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向城乡社区服务拓展,开辟新的经营服务领域,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大冈供销合作社在自办益稼植保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要联合镇农业服务中心领办的植保专业合作社和其他关联紧密的专业社,组建“基层社+村委会+专业合作社”的新型服务组织,从三麦、水稻统防统治入手,增加服务项目,扩大服务范围;北蒋供销合作社要瞄准创建“省级标杆社”的目标,与楚九村合作组建“基层社+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服务组织,实施联耕联种、农机作业等服务,并逐步向周边村、组辐射,拓展服务空间。
二是强化服务“三农”功能。通过共创品牌、共享利益等途径方法,提高专业合作社的带动力,着力推动鞍湖供销合作社的广红粮食专业合作社“登赢牌”商标创建市名牌。扎实开展专业合作社特色创建活动,推进楼王社领办草业合作社、大冈供销合作社引进能人新办秸秆加工企业。积极扶持专业合作社扩容提质、提升成效,推广发生秸秆专业合作社实行免费向农民赠送编织机、发展收购点、加工厂的做法,发挥示范效应。坚持提升和发展并举,加大全系统创办专业合作社的力度,年内力争新建8个、新办联合社1个,完成5个省、市级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的申报工作。积极与乡镇对接、合作,全面实施为农服务社提升工程,对6个三星级为农服务社实施提档升级,新办郭猛大李为农服务社“样板社”和4个“三星级”为农服务社。
三是强化经营方式创新。适应市场需要,加快供销合作社传统经营模式的创新升级,着力完善日用品、农资、烟花爆竹网络,与“好又多”公司合作,在已建成大冈、北蒋直营店的基础上,加快发展郭猛、中兴等直营店,并将全区三星级为农服务社的日用品经营纳入加盟范围;由农得利农资公司牵头,整合基层社生资经营网点,逐步形成系统内农资经营由农得利公司全覆盖、系统外网点挂靠并联营联销的经营格局,使农得利公司龙头作用得以进一步发挥。积极适应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形势,运用“互联网+”思维,加快打造“网上供销社”的进程。认真落实供销合作社有关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要求,结合盐都的实际情况,积极谋划电子商务平台论证和互联网人才引进,加快实施农资、农产品、工业品等物联网运用项目。
四是强化系统联合合作。发挥系统优势,突出行业特点,通过服务指导、业务对接、内引外联等形式,不断增强发展活力和为农服务实力。在搞好新世纪商城现有农工商超市经营项目的基础上,主动寻求服务基层,牵线搭桥,开辟连锁网点,实现合作共赢。加快恢复发展传统的废旧物资经营项目,抓紧组建生业再生资源公司工作班子,解决经营场地的问题,注入启动资金,力争年内实现公司的实质性运转。
夯实推进供销社改革的基础
面对难得的改革机遇,面对加快发展的艰巨任务,面对迅速崛起的强劲势头,唯有解放思想、转变作风、真抓实干,才能不负重托、不辱使命。1.科学谋划,完善目标责任考核。制定各项工作任务分解表和目标路线图,把抓好改革与推进当前工作结合起来。对区委、区政府和市社下达的各项指标全面细化,逐一分解到各分管负责人、职能科室和基层企业,责任到人、明确到月、有序推进,着力创新、争创特色。2.务实作风,密切基层企业联系。吃透政策精神,带着思路、带着办法、带着问题下基层,了解真情、反映实情,帮助解决矛盾与困难,切实做到在思想上谋实、工作上抓实、效果上求实。搞好调查摸底,对全系统的资产及债务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建立资产运行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对债务进行分类汇兑,为下一步争取政策扶持、轻装上阵推进改革打好基础。3.化解矛盾,加快历史包袱处理。供销合作社系统历史上由于体制的变革、市场的变化、改革的滞后,造成了队伍庞大、摊子太多、包袱过重,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区社一方面要加快破产企业资产变现和职工劳动关系解除的进程,实现终结和重组;一方面要对照《决定》精神,争取各方面支持,化解债务,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保持稳定大局。4.优化环境,加快形成改革合力。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难度大、任务重,需要凝聚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精心组织、合力推动。必须主动融入全区经济发展大局,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把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大局,作为农村综合改革的重要方面,与其他农业部门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共同谋划、协同推进。要下大力气改善内部环境,增强创新意识、进位意识、责任意识、落实意识,形成人人工作争先、事事争相作为的良好工作氛围。要大力宣传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新成效和新经验,广泛宣传供销合作社在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致富、繁荣城乡经济等方面做出的新贡献,为综合改革顺利推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作者系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供销合作社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