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5年8月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十年画卷 多彩纷呈
——热烈庆祝内蒙古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成立十周年
□ 内蒙古清水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郑剑勇

 

    琴声身悠扬,水墨浸染,一幅讲述“垦耕不辍,春华秋实”的农信画卷缓缓铺陈开来。 

    墨迹漫卷,流淌变幻,起伏回旋的墨色线条勾勒出自治区联社扬鞭奋蹄的十年历程。

    十年:柳暗花明图

    2005年8月20日,彩球翳日,礼炮撼天,内蒙古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隆重开业。起步初期,事事待举,步履蹒跚,产权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增资扩股任务艰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迫在眉睫,在千头万绪面前,自治区联社唯有背水一战,渐进式推进93家旗县法人机构产权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立“军令状”突围增资扩股难题,甩开膀子争取扶持政策,使出浑身解数化解历史包袱,施展功力破解股权改造改革难题。事实证明,“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在自治区联社有力地推动下,内蒙古农村信用社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农村信用社到农村商业银行的历史性转变,支农支牧本领显著增强,农村金融主力军地位进一步巩固。

    十年:霹雳弦惊图

    从内蒙古农信社濒临“技术性破产”的环境下呱呱落地的内蒙古自治区联社,以有所作为的战略大布局,坚持服务“三农三牧”宗旨不动摇,抓好党建促业务,完善制度体系建设,协调政策支持,构建风险机制,建立电子银行体系,加强服务功能,探索绿色金融,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以主动适用新常态的豁达心态,积极推进产品研发、组织架构再造、人才队伍培养、IT系统构建、流程银行建设、“银政、银银、银企”合作,对口帮扶困难信用社可持续发展;以后起直追的脚步,支持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助力中小微企业,助推县域经济;以“人间有爱”的社会责任感,热心公益事业,关注民生扶持弱势群体。事实证明,“这边风景独好”,在自治区联社有力地推动下,内蒙古农村信用社真正实现了自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提高,真正做到了“联结城乡、汇通天下”,也真正打造了一道祖国北疆亮丽的风景线。

    十年:躬耕农牧图

    在内蒙古118万平方米的土地上,农村信用社的网点最多,队伍最庞大,也只有农村信用社,离农牧民最近,不分昼夜强农惠农富农。自治区联社全面实施富民惠农金融创新、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和阳光信贷“三大工程”,全面开展金融便民服务“春雷行动”,全面布设“助农金融服务点”,着力打通服务农牧民“最后一公里”;自治区联社推陈出新,创新推出贷款证、资信证、富民卡、农户联保体等一系列贷款方式,研发农易兴、草牧兴、创业兴等七大系列43个信贷类产品,不断探索扩大可用于担保的财产范围,积极推动发展“公司+农户”“公司+专业市场+农户”等多种服务方式,大力推广“金牛新干线”系列产品,着力打造“居家金融服务”品牌;自治区联社高瞻远瞩,深入领会把握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积极投身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和农村“十个全覆盖”工程,积极支持现代农牧业以及休闲农业、创意农业、乡村旅游等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事实证明,“信合情如雨露八方润”,在自治区联社有力地推动下,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消除了大量的金融服务空白,探索出了一条信用社与“三农”互惠双赢的创新发展之路,谱写出了一曲曲农牧民发家致富的“信合好声音”。

    十年破茧成蝶,光彩重生;十年大刀阔斧,石破天惊;十年“三农三牧”,不忘初心;十年让利于民,守望相助。内蒙古农村信用社在自治区联社的带领下资产总量连续5年,存款总量连续4年在全区银行业中保持首位,2014年贷款总量、营业网点、ATM机、银行卡均居全区银行业第一位。

    下一个十年,是一个崭新的起点,风吹草低,牛羊成群,广袤的草原上传来自治区联社天籁般的歌声:打造支持“三农三牧”、小微企业与社会民生的普惠银行、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银行和服务城乡社区的零售银行……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