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5年8月2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创新服务方式 推动流通服务社会化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阶段,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深刻变化,农民生活需求加速升级,迫切需要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需要多层次、多样化、便利实惠的生活服务。吉林省延边州供销合作社系统拥有比较健全的组织体系和服务网络,深厚的群众基础,最有条件成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渠道。同时也必须意识到,目前供销合作社与农民合作关系不够紧密,综合服务实力不强,层级联系比较松散,体制没有完全理顺,必须通过深化综合改革,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必须紧紧围绕“三农”工作大局,以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结为核心,以提升为农服务能力为根本,加快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适应城乡发展一体化需要、适应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需要的组织体系和服务机制,使供销合作社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

    当前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基本模式

    一是国家农技推广机构综合服务模式。政府主管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承担着公益性的服务职能,并有着技术、信息及网络等优势,通过联产业联基地联农户,对产业的规划布局、技术引进、示范推广等提供系列服务,促进优势产业发展。

    二是农村基层组织兴办各类服务组织模式。农村基层组织起着外联政府职能部门,内联广大农户的纽带作用。农村基层组织所提供的内部服务,是整个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其优势在于既了解当地的生产状况、又了解农户的需求状况,还具有一定的行政效力。如组织农民统一购买良种、化肥、农药、农膜等生产资料,统一销售农副产品等等,充分发挥“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中的统一经营职能。另外,还可通过信息服务、设立营销协会、产品代办及深加工、货物中转等形式,兴办社会化服务产业,以突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合作功能,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通过这种模式不但能增加集体收入,更重要的是抓住了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三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能人大户)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以产业为基础、资本为纽带,将分散的技术力量、农业机械、品种资源集中整合起来的合作经济组织。在合作类型上既有农民专业合作社也有农业产业协会,为农民提供技术、农资、信息、产品收购等一项或多项服务或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村、镇(乡)、县三级均可兴办。随着此类模式规模的扩大和建设规范,其也将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力量。

    四是农业龙头企业模式。农业龙头企业一头联市场,一头联基地联农户,企业利用自身的加工、冷藏、包装、市场等设备设施优势,负责收购农产品加工原料或销售鲜食农产品,其“订单”式一条龙服务更受农民欢迎,极大地提高了农民抗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一般采取“公司+农户”、“生产基地+农户”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解决农民生产经营中的“一进一出”问题。龙头企业通过产业化经营带给农民技术信息,这是“一进”。“一出”就是农产品通过龙头企业进入了市场,劳动力走出了传统的农业生产领域,使农民在产业化进程中得到实惠。

    因地制宜可拓展的社会化服务

    一是加快供销合作社电子商务发展。顺应商业模式和消费方式深刻变革的新趋势,采取自建平台、利用淘宝、天猫、京东、微信等第三方平台、入驻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电子商务平台等多种方式,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县级电子商务,稳步推进“网上供销社”建设,。加快推进敦化市社50个村级信息服务站建设。创新发展“电子交易+现代物流+供应链融资”运营的现代流通模式,完成成都花木交易所吉林结算中心和敦化、汪清运营服务中心建设。

    二是探索开展农村合作金融服务。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是解决农民融资难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合作经济组织增强服务功能、提升服务实力的现实需要。今年,汪清县社按照社员制、封闭性原则,结合金融法规的有关要求,规范汪清天桥岭新农农民合作社资金互助业务,积极稳步推进农民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为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进行有益探索。图们市社因地制宜,探索开展担保公司组建工作。

    三是构建社有企业支撑的经营服务体系。要进一步深化社有企业改革,规范治理结构,增强社有企业发展活力和为农服务能力;探索各层级社有企业间的产权、资本和业务联结;努力通过社有企业并购重组,壮大经济实力,构建社有企业为支撑的经营服务体系。各县市社要想方设法壮大社有企业实力,筑牢社有企业服务“三农”的经济基础。今年,龙井市农资公司深化企业改革,探索通过加强与社有企业间的产权、资本和业务联结,壮大经济实力和为农服务能力。

    四是大力发展专业农场,促进农业生产服务规模化。在延边人少地广、村落布局过于分散、农村劳动力紧缺、基层社服务对象结构变化、农业生产经营松散的基本农情下,发展现代农业,迫切需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构建以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的现代农业经营服务体系。结合延边州实际,我们要通过大力发展专业农场、农民合作社、合作社联合社等方式,促进延边州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解决“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的问题。通过依托各级供销社创办、指导农民合作社提升过渡、引导产业大户兴办等方式,今年继续加大对专业农场领办创建力度,促进其稳步发展。预计到年底,全系统引领、创办专业农场累计发展到100个,流转农户3300户,流转土地面积6400公顷,专业农场经营面积达到7000公顷。充分发挥安图县社指导、监督、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职能,将规范的专业合作社提升过渡为专业农场,今年预计可新增专业农场10家。发挥珲春市绿色专业农场1万平米的观光棚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发展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的果蔬种植,进一步扩大辐射带动规模。

    (吉林省延边州供销合作社供稿)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