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8月2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运用“互联网+” 开创为农服务新天地

□ 吕勇进

    在“互联网+”时代,如何重构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体系,是一个新课题。浙江省嵊州市供销合作社顺应时势和农民群众需求,整合资源,重构服务体系,积极推进智慧农资服务平台和庄稼医院建设。

    一、主要做法

    以建立综合性、社会化、智慧型农资为农服务新体系的目标,以开通医院组织化、医生专业化、服务全程化、管理数字化为特色的网上庄稼医院为切入点,并与线下实体医院、农资商店有机结合,有效实现了“地上问题网上解决”。

    重构服务体系。一方面,分级组建网上庄稼医院。依托省农资集团、“中农在线”公司组建了“省级医院”;整合该市农林部门和供销合作社“惠多利”公司组建“县级医院”;聘请乡镇农技干部和民间人才组建“乡镇级医院”;“惠多利”公司的连锁店为“村级医院”。“四级医院”独立运行又相互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医院组织体系。另一方面,对照《浙江省供销合作社庄稼医院建设标准》要求,对全市11家庄稼医院进行规范化改造提升,成为“示范性医院”。

    搭建服务平台。完善物流配送网络,以“惠多利”公司现有物流配送网络为基础,对农资商品实行代理、批发、零售专程服务;信息共享、协同服务,依托全省“智慧农资”服务平台,发布农资市场供求及价格、病虫害测报、农资商品质量、气象消息等相关信息;开发嵊州版的智能手机客户端“益农宝”,使农民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电子显示屏等数字终端实现专家网上找、疑难掌中解、资讯随时看,使农技人员可以实现“坐诊、巡诊、网诊”三诊合一。

    创新服务手段。组建省级专家组成的专家医生、市级农林部门农技干部和乡镇农口科员组成的专业医生和农资店店主、种养业大户、基地负责人、老农民等“民间人才”组成的草根医生等三支专业团队,因地制宜开展各种服务。开展系列服务,如开展论坛、培训会、“农民会”、“农资助农三下乡”等系列活动,引导农民科学施肥、合理用药。实施专案服务,如以“一场一案”“一业一案”的形式,为特色产业、主导产业、重点农业基地量身定制专属解决方案。推行专属服务,如为农业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规模型生产经营主体配备“私人医生”,以“保姆式”“总承包”的形式,专属服务于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因缺补缺、精准发力。此外,加强知识和技能培训,以专家讲座、知识竞赛、资料下乡、技术比武等形式,加强农民知识普及,提高服务人员技能;完善各类制度,使质量有保证、服务有承诺、违规可举报、责任可追溯。

    二、初步成效

    嵊州市网上庄稼医院开通时间虽然不长,但已在农业生产上发挥了积极作用,深受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据统计,全市已下载“益农宝”2323人次;已有42名嵊州当地的庄稼医生入驻;平均每天解答解决问题11个。同时,还作为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工作一次成功探索,其显示的成效也是综合性的。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其一,方便了农民。一是服务享受“两个免费”。免费下载、使用手机客户端“益农宝”;全程终身免费接受服务。二是咨询可以“随时随地,想问就问”。农民在生产上遇到的问题,只要将照片传送到网上,庄稼医生即可远程诊断。三是购物不必“东奔西跑”。由于“线上线下”相结合,农民购买农资只要在线上直接下单,线下就近的“惠多利”实体连锁店即会按要求送达。

    其二,整合了资源。一是整合了政府资源。农业、林业、供销、气象等涉农部门统一在一个平台上开展为农服务,避免出现硬件上的重复建设,服务上的遗漏,职责上的交叉重叠。二是整合了企业资源,浙农集团“中农在线”、嵊州“惠多利”公司和商品供应企业的信息资源得以共享。三是整合了社会资源。聘请了8位拥有“四星”以上技能的民间人才为庄稼医生,动员社会力量服务“三农”;对农资商店实行连锁经营,提高了组织化程度,有利于自身经营和有关部门的管理;优质服务于规模型基地、家庭农场等市场主体,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起示范作用。

    其三,突破了难题。一是破解食品安全“最初一公里”。通过普及新知识,引导农民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化肥,减少对农产品的初次污染。据统计,使用先进的化肥,对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贡献率高达30%以上。二是破解新技术应用“最后一公里”。依托浙农集团拥有的优势,使最先进的适用新技术通过农资连锁网络在嵊州率先推广,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三是破解为农服务“最近一公里”。借助“益农宝”,可以直接请教远在嵊州市区、杭州市甚至出差在国外的专家,农村“小地方、大专家”,突破空间限制取得药方;可以在第一时间下单,商店“有业务,不打烊”,突破时间限制取得药品。

    其四,探索了新路。一是探索了供销合作社发展的新路。开通“网上庄稼医院”是供销合作社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的一条新路子,也是助推现代农业发展的一条成功之路。市惠多利公司的农资商品市场份额比开通前提高了10%。二是探索了“互联网+农业”的新路。在“互联网+”时代,拥抱了互联网,就可以拥有一个时代。同时,“互联网+”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深度融合。该市以政府部门、科研院校、优势企业三方优势互补的思路、“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运用最先进技术助农发展的措施,形成了具有网络时代特征、嵊州地方特色、供销系统特点的农资为农服务新体系。三是探索了农技干部优质、高效服务的新路。以“农民会”为载体,农技人员深入农村,直面农民开展政策、业务交流,检验干部有否知实情;以“私人医生”的方式,开展“保姆式”“总承包”开展服务,检验干部是否出实招;以计算机考核的办法,对干部服务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和被采纳度进行实绩考核,检验干部是否在实干。

    最后,提振了精神。一是振奋了农民的精神。省工、省本的耕作,解放了全市60万农民兄弟的手脚;快速、便捷的服务,消除了从事农业的顾虑,务农的劲更足。二是振奋了企业的精神。农民线上下单,线下物流配送,大大压缩了假冒伪劣商品的生存空间,有利于农资市场健康发展。三是振奋了供销人的精神。在新常态下,供销人找到了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的目标和途径。

    三、几点体会

    以建立网上庄稼医院为切入点,推进“智慧农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政策、科技、民生、问题、利益五大导向。

    必须坚持政策导向。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把供销合作社系统打造成为与农民联结更紧密、为农服务功能更完备、市场化运行更高效的合作经济组织体系,这是供销系统的新使命,必须强化为农服务意识,顺应农民群众需求,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的优势,整合和嫁接相关资源,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手段。

    必须坚持科技导向。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等新技术层出不穷,并日益影响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以“互联网+”嫁接传统产业,实施脱胎换骨式的改造,才能真正实现转型发展;以“大数据”管理各方资源,实施“一站式”整合,才能真正适应“三农”发展和实现自身发展;以智能化创新服务手段,实施“傻瓜型”方式方案,才能真正方便农民。

    必须坚持民生导向。嵊州农村山高路远、交通不便,嵊州农民信息不灵、知识老化,急需提供便捷的服务和科学种地新知识,而且,农民最需要服务的时候往往是农忙季节,所以,我们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解决农民“东奔西跑”之累;研发嵊州版智能手机客户端“益农宝”,解决农民“信息不灵”之苦;建立“农民会”、“私人医生”等机制,解决农民“知识老化”之忧。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农资市场普遍存在着“改变产品乱、价格乱、进货渠道乱”,“管理难、维权难”和“组织化程度低”现象,我们整合资源,提出以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的“红旗”、生态环保理念的“绿旗”和“惠多利”品牌的“金旗”合力进军农资市场,并力争发挥主渠道作用;大力完善“惠多利”农资连锁经营网络,以品牌连锁提高组织化程度,以市场化的手段改变存在的不良现象。

    必须坚持利益导向。农民的利益是增产增收,企业的利益是利润,所以通过普及新知识,应用新技术,提高土地综合生产力;通过优质服务,帮助农民在生产中省工省本;通过供应先进、优质的农药化肥,使农民能够减少损失。农资经营企业在服务中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加效益,进而做大做强。

(作者系浙江省嵊州市供销合作社主任)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